設計用於協助宇航員移動的機器人外骨骼,在模擬月球任務中進行了測試。
整合式外骨骼技術成功通過南澳月球模擬測試,為長期太空任務奠定基礎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近期,一項旨在為長期外太空任務做準備的重大科技進展獲得了驗證。這項創新技術的核心,是一套整合式外骨骼系統,它在嚴格的模擬測試中展現了其效能。這套先進的可穿戴技術,設計目的在於提升太空人的操作能力,並有效減輕在行星表面執行任務時所承受的體力負荷。該系統的評估工作,是在「ADAMA類比太空人任務」(ADAMA Analogue Astronaut Mission)期間進行的。這場為期兩週的演習,時間定於2025年10月9日至10月22日,地點則選在南澳阿得雷德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內專門設立的CRATER設施中。
測試環境經過精密的校準,旨在完全重現月球與火星地表艱鉅的條件。例如,設施內採用了低反射率的設置,以準確模擬月球白晝時那種光線刺眼的環境。這套系統的核心創新在於其結構設計:它是一套內建人工肌肉組織的整合式服裝,設計上可以隱藏性地穿戴在標準太空服的內部。本次試驗的首要目標,便是評估這套外骨骼對於穿戴者的舒適度、活動靈活性,以及整體生物力學效率的實際影響。
共有四名類比太空人參與了此次測試,他們是 Adrian Eilingsfeld、Louis Burtz、Ilija Hristovski 和 Kato Claeys。他們執行了多項代表太空船外活動(EVA)的任務,包括在崎嶇不平的地面上跋涉、攀爬斜坡,以及在廣達500平方公尺的操作區域內搬運設備負載。此區域使用了模擬月壤(regolith simulants)來增加真實感,以確保模擬的嚴謹性。
來自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的開發者 Emanuele Pulvirenti 對此結果表示樂觀。他認為這項發展是未來可穿戴機器人系統的關鍵前驅,這些系統將能大幅提升太空人的表現,同時減輕長期任務中累積的身體損耗。這次成功的整合測試,突顯了工程界對於「人類體能限制是可以透過技術解決」這一觀念的廣泛認可,為更深遠的太空探索鋪平了道路。
這項研究是一項多方協作的成果,參與的關鍵機構包括阿得雷德大學、布里斯托大學、南澳健康與醫學研究所的臨床與研究影像中心(Clinical and Research Imaging Centre),以及國家影像設施(National Imaging Facility)。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特定的測試是全球協調的「世界最大類比計畫」(World's Biggest Analog initiative)的一部分,該計畫在國際上同時進行了多項類似的模擬活動。對減輕太空人疲勞的關注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長時間的體力壓力可能危及任務成功與組員健康,而這項技術同時也在地球上的物理復健環境中展現出廣泛的應用前景。
來源
Space.com
Australia on board global analogue space mission
Exterres CRATER Facility
Australia on board global analogue space mission
閱讀更多有關此主題的新聞: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