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成功觀測星際訪客3I/ATLAS 展現中國深空探測新里程碑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天問-1 火星軌道探測器在十月初以大約2900萬公里的距離,成功觀測到星際天體 3I/ATLAS,CNSA 剛剛宣布。 https://cnsa.gov.cn/n6758823/n6758838/c10715343/content.html

中國國家航天局(CNSA)於2025年11月6日發布重大聲明,證實「天問一號」火星探測軌道器已成功對星際天體3I/ATLAS進行高解析度觀測。這次關鍵性的觀測行動是在2025年10月3日完成的,當時天問一號距離這顆闖入太陽系的訪客約三千萬公里。此次成功不僅是中國深空探測能力的重要展現,更為後續的星際任務積累了寶貴的實戰經驗。

有史以來,中國的天問-1軌道器在火星附近首次捕捉到3I/ATLAS的視頻。

透過天問一號上搭載的高解析度成像相機(HiRIC)所獲取的影像,科學家們得以清晰描繪出3I/ATLAS的結構細節,包括其核心及周圍的碎屑物質,估計該天體直徑高達數百公里。3I/ATLAS是繼2017年的1I/奧陌陌(ʻOumuamua)和2019年的2I/鮑里索夫(Borisov)之後,被確認進入太陽系的第三個星際物體。值得注意的是,3I/ATLAS本身是在2025年7月1日由智利ATLAS巡天望遠鏡首次偵測到。這次對星際天體的成功捕捉,實質性地延伸了原本設計用於拍攝火星表面的HiRIC相機的任務範圍,突顯了該儀器在極端條件下的卓越性能。

此次任務的成功,直接為中國後續的深空探測計畫提供了關鍵性的技術驗證。例如,原定於2025年5月29日發射升空的「天問二號」小行星採樣返回任務,目標是在兩年內從近地小行星2016 HO3採集樣本,並對主帶彗星311P進行深入研究,以期擴展人類對太陽系起源,包括地球水資源來源的科學認知。天問一號對3I/ATLAS的精準追蹤與成像,無疑是對天問二號深空導航與觀測能力進行的一次極為重要的「壓力測試」。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每一次成功的星際觀測,都是人類探索未知領域決心的體現。科學界普遍認為,深入研究這些不屬於太陽系原生天體,能提供關於星際物質組成和太陽系形成初期環境的獨特線索。有研究指出,星際天體可能攜帶著形成生命所需的複雜有機分子,這使得對3I/ATLAS的觀測具有超越單純天文學的意義,它關乎我們對宇宙中生命潛能的理解。這次天問一號的表現,不僅是技術的勝利,更是人類集體智慧在探索宇宙邊界時所展現出的協同與專注的成果,為未來更遠大的星際航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來源

  • Space.com

  • China's Mars orbiter observes interstellar object 3I/ATLAS

  • China's Tianwen-1 Mars probe's orbiter successfully observes interstellar object 3I/ATLAS

  • China launches spacecraft it says will return samples and yield 'groundbreaking discoveries'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天問一號成功觀測星際訪客3I/ATLAS 展現中國深空探測新里程碑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