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家,神舟-20!在地球軌道上度過204天,距離神舟-21號乘組抵達天宮空間站僅數日,艙員陳東、陳忠瑞、王濟安全著陸。
神舟二十號太空人因碎片風險 轉乘神舟二十一號安全返回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證實,神舟二十號的三位太空人陳冬、陳中瑞與王杰,已於2025年11月14日安全返回地球,結束了他們自2025年4月起在天宮空間站約六個月的駐留任務。此次返回過程因安全考量而調整,原定於2025年11月5日的返回計畫被延期,凸顯了近地軌道日益擁擠環境下人類太空活動所面臨的持續性安全挑戰。
神舟-21號載人飛船的返回艙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CMSA)的緊急評估顯示,神舟二十號返回艙的一個舷窗玻璃出現了「微小裂紋」,經綜合判斷極有可能是由空間碎片外部衝擊所致,因此不符合載人安全返回的放行標準。為確保太空人生命安全,乘組人員最終改乘已在軌對接的神舟二十一號飛船返回地面。此舉標誌著中國航天員首次採用不同的飛船往返太空,展現了任務規劃的靈活性與應變能力。神舟二十號飛船本身將繼續留在天宮空間站進行試驗,其未來狀態待進一步評估,這也為後勤管理帶來新課題。神舟二十一號在撤離空間站組合體後,飛行約五小時抵達東風著陸場,相較以往縮短了飛行圈數。
此次任務的延遲,使外界再次關注太空垃圾的威脅。軍事專家張斌指出,即使是一克重的碎片,在軌道上以每秒10公里的速度飛行時,其動能也足以造成嚴重破壞。歐洲航天局的報告估計,直徑超過10公分的碎片已超過5萬件,而可能造成嚴重損害的1公分以上碎片可能高達120萬件,這些高速殘骸對現役航天器構成長期威脅。儘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啟動以來保持著太空人零傷亡紀錄,但這是首次因空間碎片風險而調整返航計畫。
在延期期間,神舟二十號乘組與新抵達的神舟二十一號乘組共同在天宮空間站內執行科學研究項目,包括對四隻原定隨神舟二十號返回的實驗老鼠的研究。天宮空間站自2022年全面建成以來,已在軌實施了超過180項空間科學研究項目。此次事件間接驗證了中國載人航天「發一備一」安全機制的實戰應用,後續將擇機發射神舟二十二號接替任務。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戰略已成功收官,目前正穩步推進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目標是於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月。
此次順利換乘返回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特別是在應對軌道環境突發狀況方面的能力。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先前已宣布,計劃在明年安排一位巴基斯坦太空人搭乘任務進入天宮空間站,體現了中國在國際合作方面的開放態度。儘管面臨太空碎片挑戰,中國航天事業正持續在近地軌道和深空探索領域累積技術與經驗。
來源
CNN International
Reuters
AP News
Scientific American
Wikipedia: Shenzhou 21
閱讀更多有關此主題的新聞: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