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太空總署「拉姆西斯」任務:備戰2029年近距離探測小行星「阿波菲斯」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歐洲太空總署(ESA)正加速推進一項名為「拉姆西斯」(Ramses,即快速阿波菲斯太空安全任務)的關鍵計畫,目標是在2029年地球與近地小行星「阿波菲斯」(Apophis)歷史性近距離接觸期間,進行密集的科學考察。此任務不僅是技術實力的展現,更代表人類主動監測與應對潛在太空威脅的決心。

直徑約340公尺的阿波菲斯小行星,預計將於2029年4月13日以約31,860公里的驚人距離掠過地球表面,此距離甚至比許多地球同步通訊衛星的軌道還要近,是已知同等規模小行星最接近地球的一次。儘管早先的觀測曾引發撞擊疑慮,但後續追蹤已確認在未來至少百年內,阿波菲斯對地球不構成威脅。然而,這次極近距離的飛越,為科學界提供了研究小行星在強大潮汐力影響下物理特性變化的無可取代的機會。

拉姆西斯任務的設計,旨在於這次「安全但極近」的飛越期間,對阿波菲斯的尺寸、形狀、組成、自轉狀態及其軌道變化進行全方位測量。ESA已與OHB Italia簽訂合約,啟動任務的第一階段開發工作,合約金額達6300萬歐元。為確保能及時抵達,拉姆西斯預計在2028年發射,目標是在2029年2月抵達阿波菲斯,以便在近距離接觸前進行觀測。科學家預期地球引力將拉伸和擠壓小行星,可能引發表面地震或山崩,並顯著改變其繞日軌道,這些數據將為未來的行星防禦策略提供寶貴的實證基礎。

拉姆西斯計畫還將釋放兩枚小型立方衛星(CubeSats)進行近距離研究。其中一枚將配備類似Hera任務的儀器,用於分析從阿波菲斯表面釋放的物質並探測其內部結構。更具挑戰性的是,第二枚立方衛星由西班牙公司Emxys領導開發,將嘗試在阿波菲斯表面著陸,以測量其在飛越期間的地震活動,這項著陸任務因小行星形狀不規則和重力微弱而難度極高。此外,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已正式請求日本政府提供資金參與,可能貢獻太陽能陣列、紅外線成像儀並搭乘H3火箭進行聯合發射。

這次2029年的天體事件預計將吸引全球目光,屆時阿波菲斯將在歐洲、非洲和亞洲部分地區以約3.1星等的亮度肉眼可見,如同夜空中快速移動的亮星。據估計,這類規模的天體如此接近地球的事件每5000到10000年才會發生一次。然而,這項宏偉計畫能否獲得全面批准與資金支持,仍有待2025年11月ESA理事會會議的最終決議。

來源

  • 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

  • NASA Space News

  • NASA

  • NASA Science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