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太空總署(ESA)的極區天氣衛星(AWS)已於2024年8月成功發射升空,並於2025年7月10日正式整合至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的作業系統中。此舉標誌著天氣預報能力的一大躍進,尤其對極區預報而言,其影響尤為顯著。
AWS衛星搭載了先進的19頻道微波輻射計,能夠穿透雲層測量大氣的溫度和濕度剖面。其獨特之處在於採用了前所未有的325 GHz探測頻道,此頻率先前並未用於操作性天氣監測,能更靈敏地偵測冰雲,進而提升預報的精確度。ECMWF整合AWS資料後,已顯示出正面的效益,特別是在高緯度地區的預報準確性有所提升。次毫米頻道的引入,增強了模型對冰雲的敏感度,使得短期溫度、濕度和風的預測更加精準。
AWS的成功整合,突顯了小型衛星星座在革新天氣預報領域的潛力。此任務為ESA計畫的EUMETSAT極區系統-Sterna(EPS-Sterna)星座奠定了基礎,該星座預計部署六顆類似的衛星至極區軌道,為未來的氣象預測帶來可觀的助益。AWS任務體現了「新太空」的發展模式,其特點是快速開發和成本效益高的部署方式,以獲取高品質的數據。此策略已被證實是有效的,AWS的表現及其對操作性天氣預報的正面影響便是最佳證明。
AWS衛星的數據整合至ECMWF的預報系統,彰顯了創新衛星任務在增進我們對大氣狀況的理解與預測能力方面日益增長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極區等挑戰性區域。例如,AWS的數據已用於改善風的預測,在天氣圖上以藍色標示的區域即代表預報的進步。此外,該衛星的先進功能還能透過偵測大氣中較冷的亮溫,更清晰地觀察颱風,這在氣象數據同化方面是一項重大飛躍。
AWS衛星的數據與其他天氣觀測資料結合,正被用於短期預報的精煉,以產生最準確的地球天氣預測。ECMWF是首個運用這些新觀測資料的中心,這些資料為預報帶來了穩健的改善。AWS衛星的微波輻射計所搭載的儀器,其性能足以與傳統大型任務相媲美,為天氣預報的準確性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AWS衛星的成功發射與整合,不僅是技術上的里程碑,更是對極區天氣預報能力的一次重大提升,為應對氣候變遷和提升全球天氣預測的可靠性開闢了新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