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水電解市場擴張:技術競逐與區域佈局現況

编辑者: an_lymons

2025年,全球水電解市場正因應深度脫碳目標與對綠色氫能的迫切需求,展現顯著的擴張趨勢。此一增長標誌著能源結構正朝向電化學製程轉型,以應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市場估值在2025年區間約落在72億至72.5億美元,部分預測甚至推估高達143億美元,反映出市場對氫能基礎設施的樂觀資本投入。數據預測顯示,市場規模有望在2029年達到約120.7億美元,並在2034年攀升至279.9億美元,此強勁的增長曲線由全球需求、政府財政激勵及大規模資本配置所驅動。

在技術競爭層面,市場主要圍繞成熟的鹼性電解槽(Alkaline Electrolyzers)與質子交換膜電解槽(PEM Electrolyzers)兩大路線展開。鹼性電解槽目前仍佔據最大的市場份額,主要得益於其相對成熟的技術與成本優勢。然而,PEM技術預期將展現最快的複合年均增長率(CAGR),有研究指出其生命週期產量可能比鹼性電解槽高出30%,吸引了大量關注。

產業的具體落地應用在2025年持續推進。例如,化工巨擘BASF於2025年3月在德國路德維希港(Ludwigshafen)廠區,啟用由其與Siemens Energy AG合作建造的德國境內最大54兆瓦PEM電解槽設施。該設施預計每年可減少高達72,000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其生產的氫氣將接入基地的Hydrogen Verbund網絡,作為化工原料並供應給萊茵-內卡爾都市圈的交通領域。

從地理區域來看,歐洲在2024年佔據了最大的區域收入份額,但市場普遍預期北美地區將在未來的預測期間內實現最快的增長速度。終端應用方面,化工領域目前是水電解技術的主要使用者,其次是電力和能源儲存應用。國際能源署(IEA)在2025年的《全球氫能評述》中指出,中國在低碳氫部署中扮演核心角色,佔全球已安裝電解槽產能的65%,並擁有近60%的製造能力,但其年產能已超過需求,且出口成本優勢因關稅和運輸而受限。

參與此市場擴張的關鍵企業包括BASF、Sungrow Hydrogen、Nel ASA、ThyssenKrupp AG(thyssenkrupp nucera)、Siemens Energy AG、Cummins Inc.、Plug Power Inc.,以及Toshiba Energy Systems & Solutions Corporation等。這些企業的技術選擇與投資決策,將直接影響未來市場的標準確立。儘管PEM技術被視為未來趨勢,但中國市場的投資仍有偏向鹼性技術的趨勢,例如新疆庫車項目即採用了鹼性電解槽。

總體而言,水電解市場的擴張是全球能源轉型的必然結果,其增長建立在電解槽單元價格的穩步下降之上,提升了綠氫生產的經濟可行性。然而,市場估值預測的分歧,暗示了基礎設施建設速度和技術採納率仍存在不確定性,這是業界持續關注的焦點。

來源

  • WhaTech

  • Custom Market Insights

  • Precedence Research

  • Market Data Forecast

  • ResearchAndMarkets.com

  • Cervicorn Consulting

  • Techsci Research

  • GlobeNewswire

  • LinkedIn Pulse

  • SNS Insider

  • The Business Research Company

  • Grand View Research

  • SolarQuarter

  • SUNGROW

  •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

  • Research Nester

  • Sungrow US

  • Solarbe News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