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於2025年8月24日啟用全球首座超低碳建築,這座高117公尺、擁有23層辦公樓的建築,每日消耗約6,000千瓦時電力,標誌著永續建築領域的一大進展。
該建築的東、南、西立面採用了建築整合光電(BIPV)玻璃幕牆。這些透明太陽能板能直接產生直流電,滿足建築物約25%的日常電力需求,每年可減少近500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在能源儲存方面,該建築創新性地利用了14個報廢的電動車(EV)電池。這些「第二生命週期」電池能夠儲存白天產生的多餘電力,或在離峰時段從電網購電,確保能源供應的穩定與成本效益。
建築的運營效率透過近24,000個微感測器進一步提升,這些感測器取代了傳統開關,實現了照明、空調和電梯的自動化控制。TELD新能源董事長余德祥指出,數位化應用不僅能每年節省約2,500噸碳排放,還能降低20%至30%的投資成本,提升30%的營運效率,並減少約30%的能源消耗。
此創新建築展示了尖端的建築技術與再生能源整合的典範,透過結合先進科技與綠色能源解決方案,為永續城市發展樹立了新的標竿。此建築的啟用,也彰顯了中國在永續發展及綠色科技領域的領導地位,為未來的城市規劃與建築樹立了實現碳中和的潛力典範。此外,中國在綠色轉型方面的投入,已使其成為全球清潔能源生產的領導者,尤其在電池技術方面,中國企業在全球鋰離子電池元件市場佔有60%的份額,並在2023年出口增長了30%。這種對綠色科技的投入,也帶動了全球綠色能源成本的下降,使永續能源解決方案對數十億人更加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