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於 2025 年 9 月 5 日迎來了科技發展的新里程碑。德國總理弗里德里希·梅爾茨(Friedrich Merz)與北萊茵-威斯伐倫州州長亨德里克·武斯特(Hendrik Wüst)共同為位於於利希研究中心(Jülich Research Centre)的 JUPITER 超級電腦舉行了啟用典禮。
這不僅是歐洲首台達到 Exascale(每秒可進行超過一萬億次浮點運算)等級的超級電腦,更在全球超級電腦效能排行榜上名列第四,展現了歐洲在尖端運算領域的雄心壯志。JUPITER 超級電腦採用 NVIDIA 的 Grace Hopper 平台打造,預計在人工智慧(AI)方面的運算效能可達每秒 90 Exaflops。這將大幅提升科學研究與工業應用中的模擬速度及 AI 模型訓練效率。
德國總理梅爾茨在啟用典禮上強調,JUPITER 對於歐洲追趕美國和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先地位具有關鍵戰略意義,並表示德國與歐洲有潛力在全球舞台上保持競爭力。這台超級電腦的運算能力相當於五百萬台現代筆記型電腦或桌上型電腦的總和,其建置歷時兩年,由約 50 個貨櫃模組組成,佔地超過 2300 平方公尺。
JUPITER 的一大特色是採用「綠色能源」運行,並配備先進的冷卻與能源再利用系統,使其成為全球最節能的超級電腦之一,在 Green500 能源效率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於利希研究中心主任阿斯特麗德·蘭布雷希特(Astrid Lambrecht)表示:「在這個數位化和人工智慧日益耗能的時代,JUPITER 將展示如何實現資源效率的計算。」
JUPITER 的啟用不僅是硬體上的成就,更是歐洲在科技自主和創新能力上的重要展現。它將為氣候研究、藥物開發、材料科學、量子計算等眾多領域帶來突破性的進展。例如,在氣候研究方面,JUPITER 能夠以公里級的解析度運行氣候和天氣模型,提供更精確的極端天氣事件預測。在人工智慧領域,它將支援歐洲的 AI 工廠(JAIF)計畫,用於訓練先進的大型語言模型(LLMs),進一步鞏固歐洲在 AI 領域的地位。
這項耗資 5 億歐元的計畫是歐盟與德國透過歐洲高效能運算聯合計畫(EuroHPC Joint Undertaking)的共同投資,體現了歐洲發展 AI 生態系統的決心,旨在建立能源效率高的大規模運算中心,以訓練和部署前沿 AI 模型,進而提升歐洲的數位主權與全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