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全息攝影新突破
布朗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名為量子多波長全息攝影的新成像技術,該技術利用量子糾纏來創建高品質的3D全息圖 。這項技術通過配對紅外線和可見光光子,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解析度捕獲強度和相位 。
技術原理與優勢
量子多波長全息攝影技術旨在解決相位包裹問題,通過使用不同波長糾纏的光子來產生精確的3D圖像 。研究人員表示,使用紅外光照明和可見光渲染圖像具有顯著的優勢 。
該團隊使用非線性晶體來產生具有紅外波長的光子,每個光子都與可見光範圍內的信號光子糾纏在一起 。
潛在應用
這項技術由國防部和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可能徹底改變醫學成像和材料科學 。
量子糾纏的特性使得量子全息攝影能夠實現比傳統全息攝影更高的分辨率和更精確的成像效果 。這種技術可以應用於生物醫學成像,例如對細胞、組織進行高分辨率的3D成像,有助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此外,量子全息攝影還可應用於材料科學,例如對材料的微觀結構進行分析,從而有助於新材料的開發和應用 。
學術會議展示
該研究成果已在激光與電光學會議上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