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技新進展:從微生物蛋白到個人化3D列印

编辑者: Olga Samsonova

科學界近期推出了一種經過改良的微生物發酵技術,能夠顯著提高替代肉類生產中的蛋白質產量。這項技術突破為建立可規模化、永續性的蛋白質來源開闢了廣闊前景,對於滿足全球糧食需求至關重要。研究指出,透過發酵過程獲得的微生物蛋白,在三種主要的肉類替代品類別中,是最具潛力且經濟效益最高的選擇。相較之下,細胞培養肉目前仍維持高昂的成本,而植物性產品則面臨不同的挑戰。

以微生物蛋白為基礎的產品,例如菌絲體牛排,已在多個國家(包括英國和瑞士)的超市貨架上佔有一席之地。與此同時,研究人員也將目光投向一種源自安第斯地區傳統種植的古老穀物,其獨特的配方引起了廣泛關注。這種穀物不僅營養密度高,還對不利的氣候變化具有卓越的抵抗力,使其在氣候變遷的背景下成為寶貴的資產。烹飪專家們正積極探索將這種傳統主食融入現代美食概念的可能性,期望利用其潛力來豐富人們的日常飲食。從糧食安全的角度來看,這類具有韌性的農作物,能夠為最易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地區提供穩定的供應基礎。

在增材製造技術領域,食品3D列印的最新發展集中於提供個人化營養方案。這項技術能夠精確控制複雜食物結構中的營養成分,對於滿足全球各地特定的飲食需求尤為重要。舉例來說,白俄羅斯科學家正致力於擴展用於3D列印的乾燥肉粉種類,而俄羅斯專家則預測,食品印表機有望在未來十年內變得更普及,進入普通消費者的家庭。這項技術的核心優勢在於能夠根據需求調整產品組成,以補充特定元素的不足,例如鐵質或胺基酸,這與各國政府保障公民健康的目標相一致。

作為許多食品3D印表機基礎的擠壓技術,能夠利用糊狀食材(如乳酪、水果泥或巧克力)創造出傳統手工無法重現的複雜幾何形狀。在糕點製作領域,印表機已被用於製作精緻的甜點;例如,Dovetailed公司的3D-Fruit設備甚至能利用有機濃縮物模擬出人工漿果的形狀和味道。然而,俄羅斯醫學科學院營養研究所的教授阿拉·波戈熱娃(Alla Pogozheva)等俄羅斯營養學家提醒,消費者不應在未諮詢專業人士的情況下,僅依賴3D印表機進行「自我藥療」,因為長期食用單調列印的食物可能會剝奪人們享受美食的樂趣。儘管如此,對於酒店、餐廳和咖啡館(HoReCa)等行業而言,採用3D列印技術可以帶來競爭優勢,因為投資回報期可能在短短六個月內實現,並且某些產品(如糕點)的準備時間相較於傳統方法可縮短至兩分鐘。

來源

  • 朝日新聞デジタル

  • LDP Proposes Additional Child Allowance Amid Rising Living Costs

  • Komeito's Economic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Government

  • Government Considers Utility Subsidies to Ease Household Burden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