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亞戲劇《Made in EU》威尼斯首映後橫掃多項大獎

编辑者: Anulyazolotko Anulyazolotko

保加利亞戲劇電影《Made in EU》(歐盟製造)在2025年8月威尼斯國際影展上首次亮相後,便獲得了廣泛的讚譽。這部由史蒂芬·科曼達雷夫(Stefan Komandarev)執導的影片,被選入「焦點」(Spotlight)單元,成為該單元展示的八部電影之一,這充分證明了電影界對其在電影創新和藝術原創性方面的高度關注與肯定。

導演科曼達雷夫素來以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的困境而聞名。他指出,憑藉這次入選,保加利亞在電影界達成了非凡的「大滿貫」成就,因為該國的電影現已成功在世界三大頂級影展——坎城、威尼斯和柏林——中亮相。他進一步提到,保加利亞電影先前曾在2001年以《Dog's Home》入選柏林影展,並在2017年以《Directions》入選坎城影展,奠定了其國際地位。

隨後,在2025年9月16日至23日於瓦爾納舉行的第43屆保加利亞「金玫瑰」國家電影節上,《Made in EU》再度大放異彩。該片不僅榮獲了最佳劇情長片的最高榮譽——大獎(Grand Prix),還贏得了最佳女主角獎以及青年評審團獎。這個始於1961年、歷史最悠久的保加利亞劇情長片展映活動,本屆共有16部影片參展,評審團由保加利亞作家茲德拉夫卡·埃夫蒂莫娃(Zdravka Evtimova)擔任主席。

電影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保加利亞小鎮,核心人物是43歲的紡織廠女裁縫伊娃(Iva)。在COVID-19疫情爆發後,伊娃被宣布為鎮上首例感染者,因此成為眾矢之的。她不僅被社會排斥,同時還遭受無良老闆曼奇尼(Mancini)的剝削,生活陷入雙重困境。

科曼達雷夫導演與西蒙·文特齊斯拉沃夫(Simeon Ventzislavov)共同編寫了劇本,值得一提的是,文特齊斯拉沃夫的母親也曾在縫紉廠工作。導演強調,這部電影的靈感來源於「清潔服裝」(Clean Clothes)運動調查所揭示的真實案例。這些調查顯示,保加利亞縫紉工人的工作條件,包括拒絕病假和利用獎金進行威脅勒索等行為,與印度和柬埔寨的惡劣環境相差無幾,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勞工困境。

飾演主角伊娃的女演員格爾加娜·普萊特涅娃(Gergana Pletneva)為角色準備了一年時間,其中包含了四個月的縫紉課程,以便更好地體會工人們的精神狀態。參與演出的演員陣容還包括托多爾·科特塞夫(Todor Kotsev)、格拉西姆·格奧爾基耶夫-格羅(Gerasim Georgiev-Gero)、阿納斯塔西婭·英吉利佐娃(Anastasia Ingilizova)和伊瓦伊洛·赫里斯托夫(Ivaylo Hristov)。這部片長118分鐘的電影,是保加利亞、德國、捷克共和國和土耳其的聯合製作,配樂中使用了路德維希·范·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音樂。影片的拍攝地點涵蓋了哈斯科沃(Haskovo)、迪米特羅夫格勒(Dimitrovgrad)、馬丹(Madan)和魯多澤姆(Rudozem)等地。

在影展取得巨大成功之後,《Made in EU》計劃於2025年11月在保加利亞全國上映,而北美首映則定於同年12月。這一連串的獎項突顯了影片敘事的重要性與時代性,它不僅探討了當代歐洲的社會正義和堅韌精神,更尖銳地批判了侵略性資本主義以及全球化所加劇的社會不平等問題,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來源

  • Българска Телеграфна Агенция

  • BTA: World Premiere of 'Made in EU' by Stephan Komandarev Takes Place at Venice Film Festival

  • FilmNewEurope: 'Made in EU' Wins 2025 Golden Rose National Film Festival

  • AFI Silver Theatre and Cultural Center: MADE IN EU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