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everance 使用 Left Mastcam-Z 相機拍攝,日期為 19 сентября 2025 года — 在 1629-й sol 上,或 Mars 2020 任務的 1629-й 火星日。NASA/JPL-Caltech/ASU。
毅力號火星車在耶澤羅撞擊坑發現潛在隕石「菲普薩克斯拉」
编辑者: Uliana S.
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毅力號」(Perseverance)火星車,作為「火星2020」任務的核心探測器,在耶澤羅撞擊坑(Jezero Crater)周邊,一處名為弗諾登(Vernodden)的區域,發現了一個被命名為「菲普薩克斯拉」(Phippsaxla)的岩石構造。該探測器於火星日(Sol)1629,即地球時間2025年9月19日,透過其左側桅杆相機(Left Mastcam-Z)捕捉到這個物體。「菲普薩克斯拉」的橫截面約有80公分寬,其不尋常的多孔結構使其在周圍景觀中顯得格外突出。初步利用SuperCam儀器進行的分析顯示,它含有高濃度的鐵和鎳。
火星探測車 Perseverance 拍下這塊形狀異常的岩石「Фиппсаксла」的照片,位於左上角的遠處。
鐵鎳隕石通常形成於大型小行星的核心,這強烈暗示「菲普薩克斯拉」並非火星本地的岩石材料,而是來自宇宙空間的碎片。這類天外來客由於其堅固的構成,能在火星嚴酷的環境中得到良好的保存,這解釋了它們為何能在地表存在而沒有快速受到侵蝕。如果「菲普薩克斯拉」的隕石身份最終得到證實,這將是「毅力號」在耶澤羅地區的首次類似發現。儘管過去「好奇號」(Curiosity)、「機會號」(Opportunity)和「精神號」(Spirit)等火星車曾在火星的其他區域發現過此類碎片。
這項發現對於正在耶澤羅撞擊坑持續進行的古代微生物生命跡象搜索任務具有重要意義。耶澤羅撞擊坑直徑約49公里,位於賽爾提斯大三角(Syrtis Major)象限,因其古老的湖泊沉積物和火山構造,於2021年被選定為登陸地點,科學界普遍認為該撞擊坑曾一度被水填滿。儘管「毅力號」任務主要聚焦於尋找生物特徵,但「菲普薩克斯拉」的出現,無疑拓寬了我們對火星地質歷史及其與小行星帶之間物質交換的理解。
研究人員,包括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的坎迪斯·貝德福德(Candice Bedford)在內,曾指出,考慮到耶澤羅撞擊坑與蓋爾撞擊坑(Gale Crater)的相似性,此前在耶澤羅地區缺乏鐵鎳隕石的發現,多少有些出乎意料。「好奇號」火星車就曾在蓋爾撞擊坑內進行探測,例如在2014年發現了「黎巴嫩」(Lebanon)隕石,並於2023年發現了「可可」(Cacao)隕石。這次事件再次凸顯了長期機器人探測的價值,因為「毅力號」正持續對火星上多樣化的岩石類型進行編目和記錄。
「菲普薩克斯拉」的發現數據是在2025年11月13日由NASA發布的,由於美國聯邦政府曾短暫停擺,數據發布有所延遲。研究人員正計劃進行進一步的分析,以最終確認該物體作為隕石的地位,這將為火星與小行星帶之間的物質交換提供直接證據。這與「毅力號」先前的重要發現形成了對比,例如在2024年7月採集的「切亞瓦瀑布」(Cheyava Falls)樣本,該樣本含有機化合物,並在2025年9月經《自然》(Nature)雜誌同行評審後,被確認為具有潛在生物特徵的樣本。截至2025年7月,「毅力號」已收集了33個密封樣本,這些多樣化的材料為未來將樣本送回地球的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來源
Sputnik Türkiye
NASA Science
NASA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The Guardian
閱讀更多有關此主題的新聞: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