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近期發現了一個先前未知的近月天體,編號為 2025 PN7,它圍繞太陽運行,軌道與地球相似,並在地球附近逗留。這項發現已發表於《美國天文學會研究筆記》期刊上。2025 PN7 最初於 2025 年 8 月 2 日由夏威夷的 Pan-STARRS 觀測站首次觀測到,回溯資料顯示它已在類似地球的軌道上穩定運行數十年。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的研究員 Carlos de la Fuente Marcos 指出,該天體只能在接近地球時才容易被偵測到,其可見窗口非常稀少。
與僅在短時間內繞行地球的臨時迷你月球不同,2025 PN7 這類近月天體是小行星,儘管它們繞行太陽,卻能長久地維持在地球附近。根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數據,該天體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為 384,400 公里,最近時可能接近到 299,337 公里。2025 PN7 是地球上少數已知的近月天體之一,與更為人熟知的 Kamoʻoalewa 並列。Kamoʻoalewa 被認為是月球的一塊碎片,也是中國「天問二號」任務的目標,該任務已於 2025 年 5 月發射,預計於 2027 年帶回岩石樣本。
根據科學家 de la Fuente Marcos 的說法,2025 PN7 是目前地球已知最小的近月天體,估計尺寸約為 30 公尺,甚至可能小至 60
中國的「天問二號」任務已於 2025 年 5 月 28 日成功發射,目標是探測小行星 Kamoʻoalewa,並計劃在 2027 年帶回樣本,這顯示了人類對探索這些近地天體的濃厚興趣。此外,Pan-STARRS 觀測站作為發現近地天體的主要設備,在過去幾年中已發現了大量小行星和彗星,為我們對太陽系的理解做出了巨大貢獻。
法國業餘天文學家 Adrien Coffinet 於 2025 年 8 月 30 日首次向天文學界介紹了 2025 PN7,並指出該天體在接下來的 60 年裡很可能將是地球的準衛星。發表在《美國天文學會研究筆記》上的研究證實,2025 PN7 是地球已知最小且最不穩定的準衛星。其軌道要素包括半長軸 1.0030 AU、離心率 0.1075 和低傾角,這使其保持在接近地球軌道平面的位置。
模擬顯示,2025 PN7 將保持準衛星狀態約 128 年,而更著名的準衛星 Kamoʻoalewa 則為 38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