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與學生們攜手合作,成功捕捉到星際彗星3I/ATLAS的清晰影像,展現了其不斷擴展的彗尾與明亮的彗髮。這些觀測於2025年8月27日進行,動用了位於智利塞羅帕瓊的雙子南望遠鏡上的雙子座多目標光譜儀(GMOS)。影像清晰地呈現了彗髮——圍繞彗星冰質核心的氣體與塵埃雲——以及指向遠離太陽的彗尾。這些特徵顯示,隨著彗星接近內太陽系,其活動性顯著增強。
夏威夷大學天文研究所的卡倫·米奇(Karen Meech)博士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彗尾的增長,這表明與先前的雙子座影像相比,粒子發生了變化。」除了捕捉影像,研究團隊還收集了彗星的光譜,以研究其成分與化學性質。米奇博士進一步解釋:「觀測的主要目標是研究彗星的顏色,這能提供關於彗髮中塵埃粒子成分與大小的線索,並獲取光譜以直接測量其化學成分。」數據顯示,3I/ATLAS的塵埃與冰的成分與太陽系彗星相似,這暗示了行星系統形成過程中可能存在共通的機制。
3I/ATLAS於2025年7月1日首次被「小行星地球撞擊最後警報系統」(ATLAS)偵測到,是已確認的第三顆星際彗星。由於其雙曲線軌道,這顆彗星即將離開太陽系,因此這些觀測為研究來自另一個恆星系統的物質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米奇博士說:「隨著3I/ATLAS加速返回星際空間的深處,這張影像既是一個科學里程碑,也是一個奇蹟的來源。它提醒我們,我們的太陽系只是浩瀚且充滿活力的銀河系的一部分,即使是最短暫的訪客也能留下持久的影響。」這些發現極大地增進了天文學家對這罕見訪客的理解,並突顯了國際合作在天文研究中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觀測顯示,3I/ATLAS的彗髮中富含二氧化碳,其二氧化碳與水的比例遠高於太陽系內已知的彗星,這可能表明它形成於一個與我們太陽系截然不同的環境,或是在強烈的輻射場下形成。此外,有研究指出,3I/ATLAS可能起源於銀河系的「厚盤」區域,這是一個古老的恆星區域,其年齡可能遠超太陽系,這為研究行星系統的早期形成過程提供了獨特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