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度的獵戶座流星雨(Orionids)是著名的天文奇觀,其流星體源自傳奇的哈雷彗星(1P/Halley)遺留下的塵埃。這場地球軌道與這位太空漫遊者軌跡交會而形成的流星雨,預計將於2025年10月20日至21日夜間達到最大值。流星以其極高的速度著稱,最佳觀測時段將落在10月21日的黎明前,大約從午夜開始,一直持續到日出時分,屆時獵戶座將高懸於地平線之上。
對於2025年的觀測者來說,一個決定性的有利因素是獵戶座流星雨極大期恰好與新月階段完美重合,新月將於10月21日到來。月光缺失極大地減少了夜空中的自然光害,這對於流星雨達到最大可見度至關重要。天文學家預計,每小時天頂流星數(ZHR)可達20顆,但在爆發期間,觀測數量甚至可能飆升至每小時50至75顆。流星雨的輻射點,即流星看似從中射出的天空區域,位於獵戶座內,靠近參宿四,介於獵戶座與雙子座之間,位於夜空的東南方。
當晚的天空不僅有流星雨點綴。觀測者還有機會目睹兩顆罕見的彗星:C/2025 A6(Lemmon,萊蒙彗星)和C/2025 R2(SWAN,天鵝彗星)。這兩顆彗星都將在10月21日達到最接近地球的時刻,使得流星雨、新月與雙彗星同時可見的巧合,成為一次獨一無二的觀測良機。萊蒙彗星的預期回歸週期超過一千年,如果在沒有光污染的環境下,它甚至可能達到肉眼可見的亮度。
為了成功捕捉這場天文盛事,業餘天文愛好者應選擇遠離大都會光害、盡可能黑暗的地點。建議在黑暗中至少停留三十分鐘,讓眼睛完全適應夜間環境。專家建議,視線不應直接對準輻射點,而是應朝向距離輻射點45至90度角的天空區域,這樣流星看起來會更長、更壯觀。若要進行攝影記錄,建議使用配備廣角鏡頭的手動數位相機,並採用長時間曝光。同時,為了確保觀測舒適,務必準備保暖衣物和座椅,以及一個帶有紅光的照明設備,以保護夜間視力。
從科學角度來看,獵戶座流星雨是重要的數據來源。對這些流星體的深入研究,能幫助專家完善彗星塵埃演化的模型,並評估哈雷彗星遺留下的塵埃帶結構。哈雷彗星上一次近距離掠過地球是在1986年,預計下一次回歸將在2061年。對獵戶座流星雨的系統性研究始於十九世紀,而其與哈雷彗星的關聯則由喬凡尼·斯基亞帕雷利(Giovanni Schiaparelli)於1864年確立,這項發現至今仍是彗星研究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