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中部地區近期遭遇前所未有的極端降雨,引發大規模洪澇與嚴重災情,對當地基礎設施與社會應變能力構成嚴峻考驗。根據初步統計,這場天災已造成至少九人不幸喪生,並迫使四個中部省份的八千六百多名居民緊急撤離。
災情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是順化市(Hue)。在十月二十七日當天,該市測得驚人的每二十四小時高達一千七百毫米的雨量,一舉刷新了越南全國的降雨強度紀錄,超越了順化在1999年創下的九百九十毫米舊紀錄。如此巨量的雨水瞬間淹沒廣大區域,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地會安古鎮也未能倖免,街道積水及腰,許多商家底層空間完全被淹沒,景象宛如「水鄉澤國」。
民生與經濟層面遭受重創。交通命脈受到嚴重阻礙,連接河內與胡志明市的關鍵鐵路服務被迫中斷。電力供應系統亦告癱瘓,估計約有二十萬戶家庭陷入黑暗之中。農業部門損失慘重,初步報告顯示,約有兩千兩百公頃的農作物付諸東流。為應對危機,政府已迅速調動超過十六萬名軍事人員投入到持續的搜救與疏散任務中。
氣象部門的預警顯示,挑戰尚未結束。預報指出,至十月三十日星期四,預計仍有高達六百毫米的降雨量可能降下,水位恐將持續維持在警戒狀態。水文專家指出,除了極端天氣本身,森林的過度開發、水力發電設施的運作,以及排水系統的阻塞,都加劇了地表水的滯留與氾濫,使得災害後果更加沉重。
科學界普遍將這類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與強度增加,歸因於全球氣候變遷的大趨勢。越南地處熱帶氣旋頻繁的區域,近年來氣旋威力增強、降雨量激增,導致突發性洪災發生率顯著提高。此外,越南擁有漫長的海岸線且地勢低窪,加上海平面上升的壓力,使得沿海城市面臨「多重壓力」的複合式風險。此次事件凸顯出在追求發展的同時,如何與自然環境建立更和諧的共存模式,是當前最迫切的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