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北部地熱區「The Geysers」於2025年8月14日發生一系列地震,其中規模最大的為芮氏4.0級,緊接著全天出現超過85次餘震。此類地震活動在該區域屬於常見現象,主要與地熱能源的生產活動有關。The Geysers是全球最大的地熱田,為加州提供相當比例的地熱電力。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指出,儘管該地區的地震活動受到嚴密監測,但在此特定區域發生大規模地震的可能性較低。目前,周邊縣市並未傳出任何災損報告。
根據USGS的數據,此次規模4.0的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凌晨5點48分,震源深度僅約3.4公里。隨後數分鐘內,便發生了規模2.9、2.8和2.6的餘震,震源深度均在2.7至3.4公里之間。大多數餘震集中在2至4公里的深度,這與The Geysers地熱田下方的儲集層深度一致。有研究指出,地熱生產過程中,蒸汽抽取會導致地下岩石冷卻收縮,而注水則會增加孔隙壓力與熱應力,這些過程都可能觸發斷層滑動,進而引發地震。此外,注入的冷水與高溫岩石之間的熱差異,也被認為是誘發地震的重要因素。地質學家蘇珊·霍夫(Susan Hough)將此次事件描述為「群發性序列」,而非典型的餘震系列,並提到自1975年以來,高品質的地震監測數據顯示,蒸汽生產和流體注入量的增加與地震活動的變化呈正相關。儘管如此,自1980年代中期以來,該地區的地震活動水平相對穩定,即使產量有所下降。研究人員也發現,將注水更均勻地分布,或減少特定區域的注水率,有助於限制地震頻率並減輕影響。The Geysers地熱田位於一個構造活躍的地區,主要的地震風險來自遠離地熱田的區域性斷層,例如聖安德烈斯斷層和赫爾茲堡-羅傑斯溪斷層。然而,與地熱發電相關的活動,如蒸汽抽取,確實會誘發該區域內的小型地震。USGS的數據顯示,規模大於3.0的地震頻率自1990年以來呈現下降趨勢。此次事件再次提醒人們,地熱能源的開發與潛在的地震風險之間存在複雜的關聯,需要持續的監測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