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維多利亞州海岸,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具約有兩千五百萬年歷史的古老鯨魚化石,這具名為「Janjucetus dullardi」的物種,為早期鯨魚演化過程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線索。這是澳洲近二十年來首次發現新的化石鯨魚物種,為古生物學研究帶來了新的視角。
Janjucetus dullardi 體型不大,約兩公尺長,擁有大而朝前的眼睛以及尖銳的牙齒。牠的解剖結構顯示,牠是一種掠食性動物,以大型魚類為食,這與現今濾食性的大型鯨魚截然不同。牠的頭骨結構堅固,牙齒鋒利,顯示牠是為了捕捉獵物而演化,而非像現代鯨魚那樣濾食浮游生物。科學家們將其比喻為「鯨魚界的鯊魚」,小巧卻極具攻擊性。
這具包含部分頭骨和牙齒的化石,是由當地居民羅斯·達拉德(Ross Dullard)於2019年發現並捐贈給維多利亞博物館。為了紀念他的貢獻,這個新物種便以他的名字命名。博物館的資深古生物學家艾瑞克·費茲傑羅博士表示,達拉德的發現「解鎖了我們從未見過的鯨魚演化篇章」,並提醒我們具有世界級意義的化石可能就在我們身邊。
Janjucetus dullardi 屬於哺乳齒鯨(mammalodontids)這個早期鯨魚類群,牠們生活在大約三千萬至兩千三百萬年前的漸新世時期。這個類群的鯨魚在澳洲東南部和紐西蘭地區有較多化石紀錄,Janjucetus dullardi 是該類群在維多利亞州發現的第三個物種,全球僅發現四個物種。這次發現的化石特別珍貴,因為它同時保存了牙齒和內耳結構,這對於理解早期鯨魚如何進食、聽覺、移動和行為至關重要。透過先進的微電腦斷層掃描技術,科學家們得以深入研究其內耳的精細結構,例如耳蝸,這對於了解牠們如何感知周遭環境以進行狩獵和導航具有關鍵意義。
這次的發現不僅提供了對鯨魚演化早期階段的寶貴見解,也突顯了社區貢獻在古生物學研究中的重要性。Janjucetus dullardi 的存在,讓我們得以一窺早期鯨魚如何從兇猛的掠食者演變成今日的濾食性巨獸,牠們在當時溫暖淺海中的生活方式,也為我們理解海洋生物如何適應環境變遷提供了重要的線索。這個地區被認為是早期鯨魚演化的「搖籃」,每一次新的化石發現,都為我們拼湊出鯨魚演化歷程中更完整的一塊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