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海條約獲60國批准,2026年生效開啟海洋保護新紀元

编辑者: Inna Horoshkina One

《國家管轄範圍以外海域生物多樣性養護和可持續利用協定》,俗稱「公海條約」,已達成歷史性里程碑,獲得60個國家批准,預計於2026年1月17日正式生效。這項協議首次為國家管轄範圍以外的廣闊海域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保護,開啟了全球海洋治理的新篇章。

摩洛哥於2025年9月20日提交其批准書,啟動了關鍵的120天倒計時,這項協議旨在養護和可持續利用國家管轄範圍以外海域的海洋遺傳資源,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並建立重要的海洋保護區(MPAs)。這些措施對於實現《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中保護地球30%陸地和海洋的目標至關重要。

經過近二十年的談判,此成就證明了持續的國際合作。歐洲聯盟及其六個成員國共同批准了該條約,創下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聯合批准紀錄。帛琉(Palau)於2024年1月22日成為首個批准該協議的國家。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稱此為「海洋和多邊主義的歷史性成就」,強調各國已將承諾轉化為行動。公海聯盟總監麗貝卡·哈伯德亦表示,該條約是「多邊主義的有力證明」。預計首屆締約方會議(COP)將在條約生效後一年內召開,可能在2026年底。

公海條約不僅是一個法律框架,更體現了促進更健康、更具韌性海洋生態系統的集體願望。它標誌著人類對這些共享水域的認知轉變,將其視為共同責任。該協議賦予各國協同行動的能力,建立保護區並確保公平分享海洋遺傳資源的利益,以確保海洋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得以蓬勃發展。

來源

  • Mongabay

  •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 European External Action Service

  • United Nations BBNJ Agreement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