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培育發光植物,點亮永續照明新未來

编辑者: Anulyazolotko Anulyazolotko

中國科學家在植物生物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發出能在黑暗中發光的植物,為永續照明系統的發展開闢了新途徑。這項技術利用吸收太陽能後能像小型燈泡一樣發光的植物,提供了一種成本效益高且環保的照明解決方案。

由華南農業大學的生物學家Shuting Liu領導的研究團隊,專注於創造能發出不同顏色光芒的觀賞性植物。他們透過將鍶鋁酸鹽奈米粒子注入「女雛」(Echeveria 'Mebina')等多肉植物的葉片中,成功實現了紅色、藍色和綠色等不同色調的光芒。這些植物在白天吸收陽光後,能在夜晚持續發出柔和的光線,如同儲存了太陽能的天然燈具。研究顯示,僅將植物暴露在藍光LED燈下10秒鐘,就能使其發光長達一小時;透過陽光照射則可持續發光兩小時,且在長達十天的觀察期內,其發光特性保持穩定。

這項技術的潛力巨大,有望為城市景觀和公共空間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想像一下,花園、小徑和公園在夜晚被這些生物發光植物溫柔地點亮,不僅營造出未來感十足的自然美學,更能有效減少對傳統電力照明的依賴,實現節能減碳的目標。研究團隊發現,不同顆粒大小的奈米粒子對發光效果有顯著影響,直徑約7微米的顆粒能提供更明亮、更均勻的光線,且在植物體內分布更佳。

儘管前景光明,科學家們仍面臨挑戰。他們正致力於確保奈米粒子的長期穩定性與安全性,以保障人類健康與生態環境。此外,目前植物發出的光線強度尚不足以完全取代現有的城市照明系統,因此,提升亮度並確保對周圍動植物無負面影響是未來研究的重點。此項技術的成本效益也相當可觀,夜光粉的成本約為每公斤人民幣10元,為其商業化應用奠定了基礎。

這項發明不僅是技術上的飛躍,更象徵著人類智慧在自然與科技交匯點上的創新應用,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更加綠色、節能且充滿詩意的未來照明景觀。隨著技術的進步和障礙的克服,我們有望在不久的將來,看到這些生物奇蹟點亮我們的生活空間,為永續發展和環境融合開闢新的道路。

來源

  • O Antagonista

  • CNN Brasil

  • Superinteressante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中國科學家培育發光植物,點亮永續照明新未來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