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Minas Gerais)的埃斯皮尼亞蘇山脈(Serra do Espinhaço Mineiro)地區,最近的科學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成功鑑定出四種先前未曾被描述過的植物物種。這項發現強烈凸顯了這條山脈卓越的生物多樣性。埃斯皮尼亞蘇山脈不僅被公認為世界生物圈遺產地,同時也是巴西境內最具生態重要性的區域之一。
這批新識別的分類群被正式命名為 *Staelia fimbriata*、*Wedelia riopardensis*、*Eriope carpotricha* 和 *Microlicia geraizeira*。研究人員是在馬隆巴斯山脈(Serras das Marombas)和新山脈(Serra Nova)地區發現它們的蹤跡。這些地點以其獨特的植物群落——岩石草地(Campos Rupestres)而聞名。岩石草地通常在高海拔的岩石或沙質土壤上茁壯成長,形成了極為特殊的生態環境。
然而,其中兩個物種的命運令人深感憂慮:*Staelia fimbriata* 和 *Eriope carpotricha*。這兩種植物是馬隆巴斯山脈特有的微地方性物種(micro-endemics),但至關重要的是,它們目前尚未被納入任何官方的自然保護區範圍內。這意味著它們缺乏制度性的保護屏障。
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初步評估,由於其族群數量極為有限,這四種新物種中的三種——*Staelia fimbriata*、*Eriope carpotricha* 和 *Wedelia riopardensis*——已被賦予「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的瀕危等級。這種立即性的威脅狀態,凸顯了該地區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嚴峻挑戰。
這些新物種的發現,特別是它們立即面臨的滅絕風險,構成了一項強而有力的行動呼籲,要求我們必須重新審視現有的自然保育策略。由米納斯吉拉斯州立林業研究所(IEF)協調的「埃斯皮尼亞蘇山脈地區行動計畫」(PAT Espinhaço Mineiro)等保育結構所主導的努力,顯得至關重要且刻不容緩。該計畫的有效期將持續至 2025 年。
「地區行動計畫」的核心目標是保護 24 種被歸類為「CR Gaps」的物種,即那些處於極度瀕危狀態但尚未被官方保護工具涵蓋的物種,其中包含了 19 種植物物種。新發現的這四種植物,立即被列為瀕危物種,正反映出系統性保護的不足。對這些最缺乏保護的植物群體給予關注,不僅能鞏固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同時也為人類自身創造了機會,透過有意識的保育措施,將潛在的生態損失轉化為永續繁榮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