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東省江門市的地下700公尺深處,一座劃時代的科學設施——江門地下中微子實驗室(JUNO)已於2025年8月26日正式啟用,標誌著人類對宇宙最基本粒子之一——中微子的探索進入了嶄新階段。這項耗資超過3億美元、歷時十餘年的宏偉工程,匯聚了來自全球17個國家和地區、74個研究機構的近700名科學家,共同致力於解開中微子質量排序的奧秘,並期望能為物理學、天體物理學及宇宙學帶來諾貝爾獎級的突破。
JUNO實驗的核心目標是精確測量中微子的質量層級結構,這是當前粒子物理學領域最為關鍵且懸而未決的問題之一。中微子,這種被譽為「幽靈粒子」的亞原子粒子,因其極低的交互作用截面而難以捉摸,卻是構成宇宙的關鍵要素,攜帶著關於宇宙起源與演化的寶貴資訊。JUNO的啟用,將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測量中微子的能譜,其設計的獨特性在於不受地球物質效應及其他未知參數的影響,這將顯著提高對中微子振盪參數的測量精度,為理解宇宙的演化提供關鍵數據。
這座龐大的實驗裝置由一個直徑達35.4米的有機玻璃球構成,內部填充了20,000噸的液體閃爍體,並被浸泡在一個巨大的水池中。為了捕捉中微子與閃爍體碰撞時產生的微弱光信號,實驗裝置內佈置了超過45,000支光電倍增管,這些被科學家們暱稱為「黃金瞳」的精密儀器,能夠將極其微弱的光芒放大千萬倍,從而實現對「幽靈粒子」的精確探測。JUNO的建設過程克服了諸多技術挑戰,包括超純水的灌注、極低放射性本底材料的選用以及精密儀器的安裝調試,展現了中國在尖端科學設施建設方面的卓越能力。
JUNO的科學潛力遠不止於此。它不僅能對來自太陽、超新星、大氣層及地球本身的中微子進行前沿研究,還具備探索未知物理現象的潛力,例如搜尋惰性中微子和質子衰變。該實驗室的設計壽命長達30年,未來更有潛力升級為全球最靈敏的無中微子雙貝塔衰變實驗,進一步探測中微子的絕對質量,驗證其是否為馬約拉納粒子,從而深刻影響我們對物質世界和宇宙本質的理解。JUNO的成功運行,不僅標誌著中國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的重大飛躍,也為全球科學家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平台,共同揭示宇宙深處的奧秘,開啟探索未知物理新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