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東南部考古新證:所多瑪與蛾摩拉的毀滅性歷史定位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近期在約旦東南部死海一帶的考古發掘工作,浮現出強而有力的證據,將聖經中提及的「平原五城」——所多瑪(Sodom)、蛾摩拉(Gomorrah)、亞大瑪(Admah)、洗扁(Zeboim)及瑣珥(Zoar)——與特定歷史遺址進行連結。這項研究為古老文本的歷史可信度提供了新的詮釋角度,展現了特定時空下人類文明的深刻印記。

被視為所多瑪主要候選地的巴布德拉(Bab edh-Dhra)遺址,展現了早期青銅時代的堅固防禦工事,包括厚達23英寸的城牆、密集的民居,以及一座大型神廟的遺跡。更關鍵的發現是,在巴布德拉附近的墓園中,考古學家找到了屋頂、柱子和磚塊的炭化殘骸,強烈暗示該城曾遭受一場與《創世記》第19章描述相符的毀滅性大火。有學者指出,巴布德拉的毀滅可追溯至約公元前2300年左右的早期青銅時代晚期,儘管與部分聖經推算的日期(約公元前2070年)存在時間差,但該地與周邊遺址確實呈現出被烈火摧毀的共同特徵。

緊鄰巴布德拉的努梅拉(Numera),則被推測為蛾摩拉的所在地,同樣顯示出早期青銅時代的居住痕跡,並遭受了烈火的洗禮。在努梅拉一處倒塌的塔樓下發現的骨骸,指向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性事件,與聖經中關於神聖審判的敘事相符。值得注意的是,努梅拉的毀滅似乎經歷了兩次,這或許能對應聖經中記載的兩次事件:一次是基於《創世記》第14章的戰役,另一次則是最終的毀滅。亞大瑪和洗扁的可能地點則分別指向菲法(Fifa)和哈納齊爾(Khanazir),這兩處遺址也呈現出被火災摧毀後隨即被遺棄的相似模式。

相較之下,位於現代薩菲(Safi)附近的瑣珥,是這五座城市中唯一未被毀滅的,並從青銅時代一直延續至拜占庭時期,展現出持續的生命力。在瑣珥的挖掘中,發現了教堂、墓碑、納巴泰人的遺物,以及一處與先知羅得(Lot)相關的洞穴,為其他城市遭遇的劇烈命運提供了對照背景。這些遺址的地理排列,沿著一條南北向的線路分佈在古老溪流附近,支持了聖經中對「平原諸城」的描述。

考古學家布萊恩特·伍德(Bryant Wood)的研究指出,這些地點持續存在的證據——包括居住、火災破壞和遺棄——強化了這些記載的歷史可能性。他進一步指出,當時的地質證據也顯示有地震發生,這可能導致地下石油噴發並被點燃,從而引發了覆蓋城鎮的烈火。這些發現提醒人們,表象之下的結構與模式,往往能揭示出更深層次的秩序與因果,每一次的遺址顯現,都是對過往經驗的重新校準與理解。

來源

  • Daily Mail Online

  • Archaeology and the Old Testament – Evidence and Answers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死海東南部考古新證:所多瑪與蛾摩拉的毀滅性歷史定位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