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提出伊甸園可能沉於波斯灣之下,引發學術界熱議

近年來,考古學家們運用先進的衛星技術與對古老文本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個引人入勝的理論:聖經中所記載的伊甸園,其地理位置可能就位於現今被波斯灣海水淹沒的區域。此理論的支持者認為,這提供了一個極具說服力的解釋,將伊甸園的傳說與地質變遷和古代地理學聯繫起來。

此假說的核心人物之一是考古學家 Juris Zarins,他透過新的衛星研究與對聖經地理的重新詮釋,認為伊甸園的所在地點可能就在今日的波斯灣地區。Zarins 提出,末次冰期結束時,冰川快速融化導致海平面顯著上升,淹沒了當時原本肥沃的土地。透過衛星雷達影像,他識別出古代曾延伸至阿拉伯中部並最終匯入波斯灣的河道網絡。若此發現屬實,伊甸園的地理位置便會恰好位於這四條河流的交匯點。

根據《創世記》的記載,有條河從伊甸流出,分為四條主要河道:比遜河、基訓河、希底結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其中,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的現代位置廣為人知,但比遜河與基訓河的確切蹤跡仍是未解之謎。考古學家 James Sauer 提出,比遜河或許就是今日已乾涸的 Wadi al-Batin 河谷,此觀點得到了衛星影像的佐證,顯示出沙漠之下隱藏著古老的河床。Zarins 及其他研究者則將基訓河與伊朗的卡倫河(Karun River)聯繫起來。

儘管如此,學術界仍有相當一部分學者對此理論持保留態度。他們認為,伊甸園更可能是一個象徵性的樂園,代表著純真與道德責任,而非一個具體的地理實體。此外,有批評者指出,聖經文本暗示河流從伊甸流出,而 Zarins 的模型則認為河流匯入該地,這構成了一種矛盾。

然而,這些新興的考古發現與理論,無疑為我們理解這段古老敘事提供了全新的視角,也激發了人們對地球古往今來的地理變遷及其與人類文明起源之間聯繫的更深層次思考。波斯灣地區的古老水道證據,以及末次冰期後海平面上升的地理學解釋,都為這一理論增添了更多可探究的空間。

來源

  • ambebi.ge

  • Daily Galaxy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