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巴伐利亞黏土坑發現新劍龍物種:Eurhinosaurus mistelgauensis

编辑者: Tasha S Samsonova

古生物學家在德國巴伐利亞州的米斯特爾高(Mistelgau)黏土坑發現了一種名為 Eurhinosaurus mistelgauensis 的新劍龍物種。這項於 2025 年 9 月發表在《Fossil Record》期刊上的發現,為理解侏羅紀時期一種稀有的海洋爬行動物提供了新視角。出土的化石包含兩具近乎完整的骨骼和一個部分吻部,均以三維形式保存,這在化石記錄中極為罕見,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這種史前生物的認識。這些標本是目前已知最晚出現的 Eurhinosaurus 屬的例子,將該屬的已知生存時期進一步推向侏羅紀時期。

米斯特爾高黏土坑,作為 Jurensismergel 組成的一部分,自 1998 年以來一直是重要的化石發現地,為研究古代海洋生物提供了寶貴的窗口。上弗蘭肯地區(Upper Franconia)的米斯特爾高地點,因其豐富的化石記錄,特別是保存完好的劍龍類化石,而聞名於古生物學界。該地點的化石,特別是 Eurhinosaurus mistelgauensis 的發現,突顯了其科學價值,為重建早期侏羅紀海洋生物多樣性和古生態學做出了重要貢獻。

這些保存完好的化石,特別是三維立體結構的保存,使得研究人員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細節觀察骨骼結構,例如肋骨的堅固性以及頭骨與頸部連接處的獨特特徵,這些都與先前已知的物種有所區別。此外,對這些化石中保存的骨骼損傷進行的分析,例如肋骨的異常癒合和肱骨的缺血性壞死,暗示了這種古老掠食者可能在深海中捕獵,並承受著減壓症的風險,這與現代鯨豚潛水時出現的病理現象相似。這些發現不僅揭示了 Eurhinosaurus mistelgauensis 的獨特形態,還為我們理解侏羅紀海洋生態系統的複雜性提供了線索。

奧伯弗蘭肯地區的古生物學博物館(Urwelt-Museum Oberfranken)在這些化石的挖掘和保存工作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進一步證明了該地點在研究古代海洋生命方面的價值。該博物館館長塞爾喬夏·埃弗斯博士(Dr. Serjoscha Evers)強調,米斯特爾高遺址為我們了解一個全球範圍內記錄稀少的時期提供了獨特的視角。這項新物種的命名,Eurhinosaurus mistelgauensis,不僅標誌著科學上的重要里程碑,也象徵著對米斯特爾高地區科學貢獻的認可。這項發現為侏羅紀海洋動物群及其演化提供了寶貴的數據,並激發了對這些史前海洋巨獸生活方式和生態的進一步探索。研究人員還在準備對米斯特爾高劍龍化石進行更詳細的研究,包括對其骨骼損傷的分析,這將有助於揭示這些古代海洋爬行動物的生態和生命史。

來源

  • Earth.com

  • Sci.News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