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江豚保育迎來曙光,數量顯著回升

编辑者: Olga Samsonova

中國長江流域的長江江豚保育工作正迎來曙光。透過保育人士數十年的努力,以及近年來一系列保育措施的實施,這種曾一度瀕臨絕種的物種,在2006年至2012年間,其數量曾以每年約13.7%的速度下降,其數量已出現顯著回升。

保育人士楊先生數十年如一日地投入於長江江豚的紀錄與保護工作。他透過鏡頭捕捉了超過十萬張江豚的照片,並無私分享給科學研究機構,為學術研究貢獻良多。楊先生的熱情源於一次偶然的目擊,看見江豚與人類和諧共處的畫面,這份感動促使他投身專業攝影,成為江豚的忠實守護者。他更積極參與救援行動,成功救助了被廢棄漁網纏繞的江豚,這次救援行動凸顯了及時介入的重要性,以及保育人員與相關部門協作的成效。

近年來,一系列保育措施的實施,特別是自2021年起實施的十年禁漁令,已顯著奏效。長江宜昌段已成為江豚重要的繁殖地,越來越多的江豚家庭在此棲息繁衍。科技的進步也為江豚的保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智慧化監測系統和專業的野化放歸設備,正為追蹤江豚族群動態和確保這一瀕危水生哺乳動物的長遠生存提供關鍵支持。先進的無人機和水下攝影設備能夠高效地監測江豚的習性和水域環境,為研究提供寶貴數據。此外,透過植入微晶片和開發數位追蹤地圖等創新技術,科學家們能夠更精確地追蹤野化放歸的江豚,這在全球範圍內尚屬首次,為瀕危物種的野化復育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長江江豚數量的回升,是多方努力的成果。根據農業農村部的數據,截至2022年,長江江豚的數量已從2017年的1,012頭增長至1,249頭,這是自記錄以來首次出現增長,增幅達23.4%。這一積極的轉變,證明了自2021年起實施的長江禁漁計畫已對恢復河流生態產生了正面影響。科學家們觀察到,長江的水生生物多樣性正在恢復,魚類資源和物種多樣性亦有所回升。2023年的監測顯示,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的魚類物種數量已從2020年的168種增加到193種。這些積極的變化不僅體現在江豚數量的增加上,也反映在整個長江生態系統的復甦。十年禁漁令的實施,不僅限制了捕撈活動,也為水生生物提供了喘息和繁衍的空間。透過科學家們的持續努力和先進科技的輔助,長江江豚的保育工作正邁向一個充滿希望的新階段,展現了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無限可能。

來源

  • China Daily

  • Natural History Museum

  • Phys.org

  •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WWF Canada

  • Earth Journalism Network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