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科學家漢娜・瑞奇新書發布 聚焦氣候變遷解決方案與務實希望

编辑者: Olga Samsonova

在當前資訊混雜、論調衝突的時代,面對氣候變遷的議題,公眾常感迷惘。為此,數據科學家漢娜・瑞奇(Hannah Ritchie)推出了新書《撥雲見日:氣候變遷解決方案的50個問與答》(Clearing the Air: A Hopeful Guide to Solving Climate Change in 50 Questions and Answers)。此書旨在以實證為基礎,為讀者釐清淨零轉型過程中的常見迷思,提供清晰且務實的指引。

瑞奇女士,同時也是「數據看世界」(Our World in Data)的副主編,繼其探討環境問題的著作《世界末日並非必然》(Not the End of the World)之後,觀察到公眾對氣候變遷具體解決方案有更深層的探詢需求。新書涵蓋了再生能源、核能、電動車、熱泵、關鍵礦物、碳捕獲乃至地球工程等各個層面。她利用簡潔的數據,直接回應讀者最關切的疑問,例如「是否為時已晚?」、「礦物資源是否會耗盡?」以及「社會是否過於兩極化?」等核心問題。

這部作品傳遞的核心訊息,是超越表象紛擾,建立在事實基礎上的洞察力,並強調培養對未來行動的樂觀態度。瑞奇認為,人類已擁有邁向永續星球所需的許多解決方案,這份認知本身就是強大的驅動力,能將迷惘轉化為建設性的行動能量。她將轉型過程定位為「建立一個更美好、更公平、更永續世界的機會」,而非單純的犧牲或限制。

瑞奇的分析也包含對既有目標的務實評估。她直言不諱地指出,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的目標「已經死亡」,因為持續宣揚希望,一旦目標被超越,公眾的信任感將會流失。然而,數據亦顯示了實質的進展,例如英國用於發電的化石燃料使用量自2008年達到高峰後已減少近一半。此外,太陽能技術進步顯著,中國在某個五月安裝的太陽能板發電量,便足以滿足整個波蘭的電力需求。這些具體成就為推動下一階段的變革提供了堅實基礎。

這本書的發行,在關鍵時刻為所有關心地球未來的人們,提供了一份清晰、沉穩的行動藍圖,引導人們從紛亂的噪音中,聚焦於真正能帶來改變的實踐路徑。

來源

  • New Scientist

  • Hannah Ritchie - MIT Press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