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珊瑚礁正因海洋暖化而面臨一個關鍵的轉捩點,這預示著這些至關重要的海洋生態系統正遭受迫在眉睫的威脅。根據國際研究人員聯盟發布的最新報告《全球臨界點》(Global Tipping Points),珊瑚礁已成為地球上二十五個脆弱系統中,第一個跨越臨界閾值的系統。這項警訊並非遙遠的預測,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需要全球立即關注。
報告中提出的計算結果顯示,珊瑚礁若要避免不可逆轉的衰敗,其臨界點的全球平均升溫約為攝氏1.2度。科學家評估,全球平均溫度相較於工業化前水準,已經上升了攝氏1.3至1.4度。因此,這些覆蓋面積約九十萬平方公里(900,000平方公里)的生態系統,其損失現在被認為是極有可能發生的。珊瑚礁素有「海洋熱帶雨林」之稱,它們支撐著大約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一旦消失,將對無數物種以及依賴它們生存的人類社群造成連鎖反應。
埃克塞特大學(Exeter University)的研究負責人提姆·蘭頓(Tim Lenton)指出,人類已經進入了一個氣候變遷以驚人速度發生的新紀元。埃克塞特大學專家進行的這項研究,評估了西大西洋的400個珊瑚礁。研究預測,如果目前的排放情景持續不變,到2040年,其中超過七成(70%)的珊瑚礁將停止生長。若升溫達到攝氏2度,預計幾乎所有珊瑚礁都將徹底消失。
面對日益迫切的危機,全球協調行動的必要性將成為即將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會議(COP30)的焦點。這次峰會定於2025年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的貝倫(Belém)舉行。選擇位於亞馬遜心臟地帶的貝倫作為舉辦地,凸顯了海洋命運與熱帶雨林命運之間存在直接的相互關聯性,因為熱帶雨林也正逼近自身的臨界點。峰會的目標是強化氣候承諾,並規劃減緩影響的優先步驟,力求將氣溫升幅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
來自地球的這些明確信號,是對人類集體覺醒和承擔責任的呼籲。過去成功克服全球挑戰的經驗,例如解決臭氧層問題,證明了果斷的共同行動能夠改變事態發展的軌跡。這要求我們重新評估人類的行為,並選擇一條與自然循環和諧共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