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學研究證實,部分家犬展現出與人類成癮行為驚人相似的模式,特別是對牠們鍾愛的玩具。這種現象過去僅被零星地探討,如今獲得了科學基礎,為我們理解這些四足夥伴的內心世界開啟了新的視角。
來自維也納獸醫大學(University of Veterinary Medicine Vienna)和伯恩大學(University of Bern)的專家組成研究團隊,對狗狗的這種天性進行了深入分析。這項關鍵研究由阿利亞·馬齊尼(Alya Madzini)主導,神經生物學家史蒂芬妮·里默(Stephanie Rimmer)亦參與其中,共納入105隻不同品種的狗進行觀察。科學家在受控環境下記錄了寵物的反應。結果顯示,在所有參與者中,有三分之一(即105隻狗中有33隻)表現出與成癮行為相關的跡象,這暗示了此類現象可能具有相當的普遍性。
實驗環節包括讓狗與物品玩耍、自主互動,以及隨後將玩具藏起來。在這些測試中,部分動物表現出極度渴望和自我控制能力喪失的現象。牠們展現出高度的挫敗感,例如嗚咽、緊盯著無法觸及的目標,甚至試圖克服障礙去取得玩具,同時對食物等誘惑視而不見。科學家將這種對玩具的過度迷戀,與人類的病態狀況,例如賭博成癮,進行了對比。
研究同時指出,這種行為傾向可能存在遺傳基礎,且不一定完全取決於飼養方式。某些天生傾向於強烈表達情感和難以抑制衝動的品種,特別是梗犬(Terriers)和牧羊犬(Shepherds),在這些行為模式中表現出更高的發生頻率。此外,對玩具的過度專注也可能是狗狗強迫症(OCD)的一種形式,可能由壓力引發,或在沒有明顯原因的情況下產生。
專家建議,當飼主發現寵物有過度依戀的跡象時,不應僅僅是將物品沒收,而應積極地引導和轉移寵物的精力。建議豐富動物的日常生活,增加更多互動活動,例如尋找任務(search tasks)或拔河遊戲(tug-of-war),並確保牠們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安靜的休息和恢復。這種方法有助於將焦點從強迫性的慾望轉移到更和諧的互動上,進而鞏固人與動物之間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