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士蘭的波倫納州立森林,保育工作取得一項重大進展:保育人員已觀察到三隻北方毛鼻袋熊(northern hairy-nosed wombat)的幼崽安全地待在母親的育兒袋中。這項喜訊為這種極度瀕危的物種帶來了新的希望,同時也強烈證明了這個新建立的族群棲地具備蓬勃發展的潛力。
這批新生命的誕生,是保育工作成果的有力證明。昆士蘭政府在2024年將36隻袋熊從艾平森林國家公園(Epping Forest National Park)遷移至波倫納州立森林,其主要目標是建立第三個獨立的族群。此舉是基於對物種歷史棲地的細緻考量,旨在分散風險,以應對單一地點可能發生的疾病、野火或洪水等災難性事件。北方毛鼻袋熊的歷史棲地曾廣及新南威爾斯州和維多利亞州,但由於引進物種的競爭,現今僅存於昆士蘭。截至2022年的普查,該主要族群在艾平森林國家公園的數量已顯著增長至估計超過400隻,而2009年建立的第二個族群——位於聖喬治(St George)附近的理查·安德伍德自然保護區,目前數量約為18隻,進一步降低了物種滅絕的風險。
為了確保這些珍貴的生靈能夠順利在新環境中安居樂業,波倫納的新家園經過了周詳的準備。該地點設置了防掠食者圍欄,配備了必要的水源基礎設施,並預先挖掘了「啟動洞穴」(starter burrows)以供牠們立即棲身。這些細緻的安排,體現了對生命需求的深刻理解,確保了遷移個體能順利過渡到新的環境中。據悉,該計畫預計在未來兩年內,將總共遷移多達60隻袋熊至此地,以加速建立一個能夠自我維持的族群。
北方毛鼻袋熊被譽為世界上最稀有的陸地哺乳動物之一,其保育歷程充滿了挑戰與轉折。回溯至1980年代初期,野外僅存約35隻個體,全部集中在艾平森林國家公園。此次波倫納的成功繁衍,是跨部門合作的結晶,涉及昆士蘭政府、環境科學與創新部、Gunggari原住民傳統所有者、葛蘭菲(Glencore)以及澳洲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等單位的共同努力。這些幼崽的誕生,不僅是可愛的畫面,更是對持續投入與細心照料的肯定,預示著人類與自然界在共存之道上,正邁向更和諧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