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露脊鯨的族群數量出現了令人鼓舞的溫和增長跡象。根據最新估計,該物種的總數已達384頭,較前一年增加了八頭。這一積極轉變,標誌著該族群在過去十年經歷了令人憂慮的下降趨勢後,迎來了復甦的契機。科學家指出,過去四年來,族群呈現緩慢增長態勢,自2020年的低點以來,累積增長已超過7%。
此波回升主要歸功於各方強化後的保育措施,特別是針對船隻撞擊和漁具纏繞實施了更嚴格的規範。拜登-賀錦麗政府在2023年9月撥款8200萬美元,專門用於支持該物種的風險降低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新英格蘭水族館的資深科學家菲利普·漢密爾頓(Philip Hamilton)表示,露脊鯨數量的回升,見證了保育措施的重要性,並強調持續的努力是關鍵。
儘管整體數據帶來慰藉,北大西洋露脊鯨仍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挑戰依然嚴峻。根據報導,2024年偵測到五起死亡案例、十六起纏繞事件(其中十起漁具仍附著在鯨魚身上)以及八起船隻撞擊事件。然而,進入2025年迄今,情況有所改善,並未偵測到任何死亡案例,新纏繞傷害和船隻撞擊的記錄也大幅減少,僅分別記錄到一起新纏繞和一起船隻撞擊事件。漢密爾頓科學家指出:「鯨魚正在盡牠們的本分,現在輪到我們持續減輕人為的死亡與傷害,讓族群得以成長。」
繁殖層面的數據同樣牽動著未來的希望。2025年迄今已記錄到十一頭幼鯨的誕生,其中有四頭是初次生產的母鯨,這被視為一個積極信號。然而,與具備繁殖能力的七十二頭雌鯨相比,新生兒數量仍未達到科學家們所期盼的理想水平。專家們期望看到雌鯨的產仔間隔能縮短至健康的每三到四年一次,而非近年來因壓力與環境變化而拉長的約六到七年間隔。北大西洋露脊鯨聯合會強調,必須持續鞏固現有的保護措施,才能確保物種的長遠延續,讓這些海洋巨獸的生命週期回歸其自然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