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稅局與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指導方針加速加密貨幣ETF融入主流投資格局

编辑者: Yuliya Shumai Shumai

數位資產交易所買賣產品(ETP)領域正經歷一場結構性轉變,其焦點已從純粹的投機轉向被認可的投資類別。這項轉變得益於美國國稅局(IRS)和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近期發布的監管行動,這些行動不僅擴大了產品供應,也促使投資者傾向於資產的長期持有策略。形塑當前格局的關鍵事件包括IRS在2025年11月10日發布的指導意見,以及SEC在2025年9月17日對通用上市標準的批准。事實上,這整個過程早於2025年7月啟動,當時SEC決定為現貨比特幣和以太幣ETF實施實物申購/贖回機制。這些舉措共同標誌著主流投資者接觸數位資產方式的根本性轉變。

監管清晰度的核心在於2025年11月10日頒布的IRS指導意見(Revenue Procedure 2025-31)。該文件為包括加密貨幣ETF在內的信託設立了安全港條款,允許它們對以太幣(ETH)和Solana(SOL)等資產進行質押(Staking),而不會喪失其投資信託或授予信託的資格。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強調,這項IRS指南提升了投資者利益,並透過允許基金從區塊鏈上獲取和分配質押獎勵來激勵創新。為了符合此一安排,信託必須滿足14項嚴格要求,其中包括必須在國家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僅能持有一種數位資產類型,並確保資產由託管人保管,同時信託仍保留所有權。現有的信託有九個月的寬限期,自2025年11月10日開始計算,以修訂其組織文件並採納此安全港條款。

與稅務變革同步進行的是,SEC在2025年9月17日批准了針對商品相關ETP(包括加密資產)的通用上市標準。這項決議顯著簡化了特定加密貨幣ETF的審批流程,消除了過去對每項產品都必須進行《1934年證券交易法》第19(b)條款個別修改的漫長障礙。為符合這些新的通用標準,標的資產必須在至少六個月內擁有一個受監管的期貨市場,或者提供至少40%相關資產敞口的ETF必須已在國家交易所交易。預計這種監管上的明朗化將在2025年10月底引發一波追蹤Solana、萊特幣(LTC)和Hedera(HBAR)的ETF的發行熱潮。然而,這也將增加發行人的營運複雜性,例如根據《1940年投資公司法》對基金進行季度申報的義務。

關於這些結構性變革的深入探討發生在2025年11月18日於紐約舉行的ETP論壇上,該論壇匯集了ETF發行人、審計師和法律顧問。Cohen & Co的麥克·德拉瓦勒等與會者討論了這些監管舉措如何影響投資組合建構,以及傳統投資者對加密貨幣ETF的長期接受度。該論壇已是第14屆,匯聚了全球ETF資產規模超過10兆美元的專業人士,它著重強調了數位成熟度現已要求業界管理與質押和流動性相關的複雜性。儘管現貨比特幣和以太幣ETF已佔據其資產市值的相當大比例,但新的規定為更廣泛的產品類別打開了大門,使其能夠融入傳統投資組合。與此同時,自2025年10月1日開始的政府部分停擺,導致審批流程出現了暫時延誤,為這個轉型時期增添了一絲營運上的不確定性。

來源

  • Yahoo! Finance

  • Investopedia

  • Vertex AI Search

  • Binance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