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更長久、更健康的生活是許多人的共同願望,而這份關鍵或許就藏在簡單的生活習慣中,而非昂貴的商業化產品。研究顯示,能夠自由表達情緒的能力,也就是所謂的「宣洩」,在延長壽命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
歷史上,女性較常被鼓勵表達情感,這也反映在其平均壽命較男性長的現象上。然而,隨著社會觀念的轉變,男性也日益展現出更豐富的情感表達,這或許有助於縮小兩性之間的壽命差距。研究指出,情感的自由表達能幫助人們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使決策與問題解決更為順暢,並能減輕焦慮與憂鬱感。相反地,壓抑情緒可能導致身體出現頭痛、消化問題甚至慢性疼痛等症狀。因此,學會健康地表達情緒,不僅有益於心理健康,更能促進整體福祉。
專家們也強調了身體活動的重要性。建議每週至少健走四次,每次十五至二十分鐘。這項活動可以在家中輕鬆進行,重點在於保持水分充足並穿著舒適的衣物。健走不僅能促進心血管健康,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及認知障礙的風險,還能提升心理健康與睡眠品質。有研究指出,每天增加一小時的健走,平均可增加169分鐘的壽命,對於最不活躍的族群,透過增加健走,壽命甚至可能延長高達11年。即使是較慢的步行速度,也能對心臟帶來益處,而快走則可能將死亡風險降低近20%。
在飲食方面,建議注重健康均衡的飲食,無需追求過於嚴苛或昂貴的飲食計畫。重點應放在享受生活與提升整體健康,而非過度關注生命的長度。富含蔬菜、水果、全穀物、豆類、堅果和健康脂肪的飲食,同時限制紅肉、加工食品和精緻糖的攝取,是維持身體機能、延緩衰老的關鍵。例如,地中海飲食強調這些健康的食物組合,並與較低的慢性病風險及更長的壽命相關聯。
總而言之,透過培養開放的情緒表達習慣,並將規律的健走融入日常生活,我們能為自己創造一個更健康、更有活力的長壽人生。這些看似簡單的行動,卻蘊含著深刻的健康益處,引導我們走向更充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