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正透過一系列重大的基礎設施項目,引領歐洲交通運輸的變革。這些宏偉計劃旨在提升鐵路連結性,以客運和貨運為雙重目標,期望能有效緩解道路壅塞,並積極推動永續的旅行模式。截至 2025 年,多項關鍵鐵路工程已取得顯著進展,部分項目更接近完工階段。
橫跨阿爾卑斯山脈的布倫納基線隧道(Brenner Base Tunnel)是一項史詩級的工程,全長 55 公里,將連接奧地利與義大利。預計於 2032 年啟用後,這條隧道將使維洛納與慕尼黑之間的旅行時間縮短 40%,旅程僅需三小時,徹底改變歐洲南北向的鐵路運輸格局。該隧道預計耗資約 83.84 億至 105 億歐元,並由義大利、奧地利及歐盟共同資助。
另一項重要的建設是里昂-杜林高鐵隧道(Lyon-Turin High-Speed Rail Tunnel),長度超過 65 公里。這條連接法國與義大利的關鍵通道,預計將使巴黎至米蘭的旅行時間縮短近 30%,約為 4.5 小時。目前工程進展順利,預計於 2033 年完工。此項目耗資約 110 億歐元,旨在將超過一百萬輛重型貨車從阿爾卑斯山區的道路移至鐵路運輸。
熱那亞-米蘭高鐵線(Genoa-Milan High-Speed Rail Line)全長 53 公里,目前已完成 90% 的工程。此項目將大幅提升義大利北部地區的交通效率,預計於 2026 年全面營運,屆時兩大城市間的旅行時間將從目前的 1.5 小時以上縮短至一小時。該線路是萊茵河-阿爾卑斯走廊的一部分,旨在將熱那亞港口與歐洲主要港口連結起來。
展望未來,墨西拿海峽大橋(Strait of Messina Bridge)將歷史性地連接義大利大陸與西西里島。這座宏偉的橋樑將同時容納公路和鐵路交通,顯著改善區域連通性。預計該橋樑將於 2032 年開放通行。這項耗資約 135 億歐元(約合 160 億美元)的工程,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懸索橋,並納入跨歐洲運輸網絡的柏林-巴勒摩鐵路軸線。
這些大規模的基礎設施發展,預計將對歐洲的旅遊業和物流產生深遠影響。旅行時間的大幅縮短,將吸引更多國際遊客,而優化的貨運路線則能促進整個歐洲大陸的經濟效率。義大利對這些項目的投入,鞏固了其在推動歐洲交通網絡發展和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的關鍵地位。例如,布倫納基線隧道預計每年可將高達一半的重型公路交通轉移到鐵路,減少碳排放和道路磨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