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內聲音編程:聽覺經驗如何塑造嬰兒的神經網絡

编辑者: Vera Mo

加拿大蒙特婁大學(University of Montreal)的科學家們進行了一項新的研究,揭示了嬰兒具有驚人的能力,能夠辨識他們在子宮內最後幾週接觸過的語言。這項研究成果於2025年發表在《通訊生物學》(Communications Biology)期刊上,有力地證實了新生兒的大腦在出生前就已經積極地適應其聲學環境。這種適應機制是知覺系統在進入充滿聲音的世界之前,所進行的精細調整,為其聽覺感知系統奠定了基礎。

這項實驗共招募了60位以法語為母語的準媽媽參與者。從懷孕第35週開始直到分娩,其中39位參與者每天會將法語童話故事以及德語或希伯來語等外語的錄音,播放於腹部上方,每次持續十分鐘。研究人員指出,胎兒的聽覺系統在妊娠期第六個月結束時,基本上已完全成熟,這使得他們能夠對外部聲音做出反應,並區分熟悉的聲音和音樂,為後續的語言學習做好準備。

研究的第二階段在嬰兒出生後不久展開,測試時間選在他們出生後10到78小時的睡眠期間。科學家們運用了功能性近紅外光譜技術(fNIRS)來監測大腦活動。結果顯示,當嬰兒聽到他們的母語法語時,其左側顳葉表現出明顯的活動。值得注意的是,對於那些在出生前曾接觸過希伯來語或德語的嬰兒來說,即使是這些外語的聲音,也觀察到了相似的大腦活動模式,這表明了胎內聽覺經驗的持久影響。

蒙特婁大學的神經心理學教授兼研究負責人安妮·加拉格爾(Anne Gallagher)強調,即使只是每天短暫的聆聽,持續數週,也足以對神經網絡的組織結構產生調控作用。兒科神經學家安娜·卡羅琳娜·科恩(Ana Carolina Coan)進一步補充道,胎兒在子宮內的環境,在孩子出生之前就開始建構大腦處理資訊的方式。這項工作的核心目標是深入理解胎兒在子宮內的聽覺體驗,究竟是如何為後續的語言發展奠定基礎,並為潛在的言語障礙診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來源

  • Super

  • Bebês já reconhecem línguas estrangeiras no útero, revela estudo de 2025

  • Falar com bebês na barriga estimula o aprendizado do idioma, sugere estudo

  • Estudo revela que bebês conseguem distinguir idiomas mesmo antes de falar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