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詩歌創作:人造與復興語言作為表達新工具

编辑者: Vera Mo

在2025年,當代詩人的創作探索再次聚焦於人類自我表達的邊界,特別關注那些人工建構或正經歷文化復興的語言結構。創作者們積極運用諸如世界語(Esperanto)以及由J. R. R. Tolkien所設計的精靈語方言。這種現象對溝通與藝術的深層本質提出了質疑,反映了人們渴望透過一種更純粹、更具普遍性的方式來傳遞情感,從而超越既有的文化藩籬。

世界語是波蘭眼科醫生Ludwik Lejzer Zamenhof於1887年創立,旨在作為消除跨文化摩擦的工具,時至2025年,它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該語言社群持續透過新的詩歌和文學作品來豐富世界語。儘管世界語源於人工設計,但它展現了穩健的演變:其詞彙量顯著擴大,在詞彙和語義上發生了細微但重要的轉變。這證實了它作為當代創作活工具的地位,能夠承載複雜的現代思維與情感。

與此同時,人們對源於虛構世界的語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語言學家兼牛津大學教授J. R. R. Tolkien為了深化他的神話宇宙,設計了昆雅語(Quenya)和辛達林語(Sindarin)。對於Tolkien本人而言,他偏愛用精靈語寫作,敘事反而更像是語言發展的背景。他的詩歌作品,包括《Namárië》(告別),持續啟發著詩人和語言學家。研究人員指出,昆雅語的語法帶有拉丁語的影響,Tolkien將其稱為「精靈拉丁語」,而辛達林語則汲取了古英語和古諾爾斯語的元素,展現了其深厚的語言學基礎。

在今年,透過藝術手段來復興已消亡或極少使用的方言,也出現了普遍的熱潮,這包括利用蘇美爾語(Sumerian)或高盧語(Gaulish)等古代語言的項目。此趨勢強調了即使是古老的語言形式,仍然是傳達普世人類情感的強大載體。此外,走在這場運動最前沿的是來自流行文化的語言,例如《星際爭霸戰》中的克林貢語(Klingon)和《權力遊戲》中的多斯拉基語(Dothraki)。這些以人造方言進行創作的藝術家證明了它們能夠作為傳達深刻情感的真實渠道,為理解語言形式如何影響思維內容開闢了新的視野,挑戰了傳統對「真實」語言的定義。

來源

  • Descopera.ro

  • Addenda and Corrigenda to The Collected Poems of J.R.R. Tolkien

  • Tolkien Ekphrasis Week 2025

  • RR+: The Collected Poems of J.R.R. Tolkien - coming Sept 12, 2024

  •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by J.R.R. Tolkien

  • June | 2025 | The J.R.R. Tolkien Lecture on Fantasy Literature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