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開放大學(NOUN)語言學教授克莉絲汀·伊耶通德·奧富盧(Christine Iyetunde Ofulue)於2025年8月19日在阿布加發表了該校第35場就職演講,主題為「重新奪回邊緣化聲音:多元化與教育空間的交匯點」。演講中,奧富盧教授強調了尼日利亞皮欽語(Naijá)日益增長的全球影響力。
奧富盧教授指出,尼日利亞皮欽語目前在全球約有1億至1.2億使用者,使其成為全球第14大常用語言。這門語言的興起是數百年來貿易和文化交流的結果,已從殖民時期的交易代碼演變為廣泛使用的通用語,貫穿於日常溝通、創意表達和社會聯繫之中。此現象與尼日利亞豐富的語言景觀形成對比,該國擁有約540種獨立語言,由超過2.23億人口使用,是全非洲語言最多樣化的國家之一。然而,如同許多其他地區的少數語言一樣,尼日利亞的本土語言面臨著被邊緣化、政策忽視以及代際傳承斷層的挑戰,這在日常語言使用與官方認可之間造成了鴻溝。
在全球76種皮欽語和克里奧爾語中,尼日利亞皮欽語因其規模和影響力而顯得尤為突出。皮欽語通常是在語言不通的群體間為貿易或特定目的而產生的簡化語言,而克里奧爾語則是皮欽語在成為社群母語後發展出的更為複雜的語言。許多克里奧爾語的出現可追溯至歐洲的殖民擴張和跨大西洋奴隸貿易,它們是不同語言接觸融合的結果。尼日利亞皮欽語的歷程,不僅是一段被邊緣化的歷史,更是韌性與重塑的體現,它已成為一種跨越界限、凝聚共識的溝通橋樑,象徵著都市身份認同與國家歸屬感。
為應對本土語言的邊緣化問題,奧富盧教授提出了一系列策略性的、以在地為中心的學術研究議程。這些建議包括開發學習分析系統以生成可操作數據、推動本土知識的數位化,以及在非洲語境下進行比較研究。她進一步建議,應標準化術語,為專業領域創建詞彙表,並積極推廣本土語言的多媒體內容,以期在數位環境中更有效地吸引學習者。此場演講由NOUN副校長奧盧費米·彼得斯教授(Professor Olufemi Peters)主持,他以尼日利亞皮欽語向聽眾致意,表達了對此語言及其推廣的堅定支持。奧富盧教授的研究與倡議,為理解和振興語言多樣性提供了寶貴的視角,也為語言的傳承與發展開闢了新的可能性,展現了人類社群在溝通與文化交流中的無限潛能與適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