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正朝着一个雄心勃勃的国防目标迈进,计划在2025年底前组建独立的太空部队。此举标志着该国国防战略的重大演变,旨在将反导弹和防空能力与先进的网络和太空领域能力相结合。该计划是乌克兰政府活动计划的一部分,已提交给最高拉达(议会)审议。
根据该计划,到2025年底,乌克兰将致力于实现其整合的防空和导弹防御系统、网络能力以及太空能力的60%的作战准备率。为了进一步加强其在太空领域的能力,乌克兰政府还计划向议会提交一项法案,以批准与欧盟的协议。这将使乌克兰能够参与欧盟的“哥白尼”地球观测计划、“空间天气事件”和“近地天体”等关键项目。通过这些合作,乌克兰将获得高质量的地球观测数据,用于环境监测、气候变化研究以及灾难管理,并能更好地应对空间天气事件对卫星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影响。
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叶卡捷琳娜·切尔诺戈连科强调了太空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她指出,太空能力能够提供实时态势感知数据,帮助了解敌方计划,并提供导弹威胁的早期预警,这些对于保护乌克兰公民至关重要。此前,乌克兰国防部已设立了太空政策部,旨在整合国内外的军事太空能力,并为该领域的发展制定监管和法律框架。
在全球范围内,太空军事化已成为一种趋势。美国于2019年成立了太空军,法国也在同年组建了空天军。中国在太空防御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2022年的卫星发射数量超过美国,并拥有强大的侦察系统。俄罗斯也被视为在太空领域拥有强大实力的参与者。乌克兰此举被视为是对这一全球趋势的回应,旨在提升其在不断变化的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的防御能力。
然而,实现这些宏伟目标并非没有挑战。乌克兰的国防现代化进程,尤其是在持续冲突的背景下,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和技术瓶颈。尽管乌克兰在武器研发方面取得了进步,但总统泽连斯基已指出,资金缺口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此外,乌克兰的国防工业基础在应对长期、高强度战争方面仍需加强,其采购流程和生产能力也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满足战场需求。尽管如此,乌克兰正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并利用商业技术来加速其军事现代化进程。通过与欧盟的合作以及对先进技术的投资,乌克兰正努力构建一个更强大、更具适应性的国防体系,以应对未来的安全挑战。到2026年,乌克兰内阁预计将在军事领域引入包括自主瞄准系统、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电子战装备以及集成到统一指挥系统中的航空航天侦察和数字可视化技术在内的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