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新生物标志物助力癫痫诊断实现突破

编辑者: Maria Sagir

2025年10月,科学界迎来了一项重磅消息,有力地证实了通过血液分析彻底改变癫痫诊断的可能性。一个跨学科研究团队,成员包括阿根廷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CONICET)、莱卢瓦尔研究所基金会(FIL)以及布宜诺斯艾利斯意大利医院(Hospital Italiano de Buenos Aires)的专家们,共同发现癫痫患者的代谢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一成果为开发快速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其操作简便性有望媲美血糖水平的常规检测。

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采用了高精度核磁共振波谱(NMR)技术,对血清样本进行了深入分析。该技术在600兆赫兹(600 MHz)的频率下运行,确保了测量结果的高度可重复性。分析范围涵盖了32名患者在癫痫发作前后的样本,以及28名健康志愿者的对照组样本。研究结果明确指出,患者血液中共有14种不同的代谢物水平发生了整体性改变。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这14种化合物中,有7种在癫痫发作前夕或紧随发作的时期表现出明显的动态变化。CONICET的首席研究员马丁·阿兰(Martín Arán)指出,这些数据不仅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加速了快速诊断试剂盒的问世。该论文的共同作者、来自意大利医院的神经科医生胡安·卡洛斯·阿瓦洛斯(Juan Carlos Ávalos)强调,引入这种快速测试能够从根本上改善许多癫痫患者的治疗管理。

CONICET的莱昂纳多·佩利扎(Leonardo Pellizza)对基础科学与临床科学之间的协同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正是这种合作促成了如此重要的临床发现的发表。这项研究是在意大利医院的视频脑电图(Video-EEG)科室的严格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它清晰地展示了对内部生理过程的深刻理解如何能够成为推动医疗健康领域积极变革的催化剂。研究人员将焦点集中在事件发生前的信号上,旨在提供一种工具,以实现更早期的识别和及时的干预。

与这项生物标志物发现并行,当代癫痫研究领域还包括监测技术的发展,例如可穿戴设备,它们能够以高达94%至96%的准确率检测强直阵挛性发作。此外,2025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等机构正在积极更新分类标准,旨在规范患者管理。像本次研究中生物标志物的鉴定,正是个性化医疗更广泛运动的一部分,它将关注点从单纯对抗症状转移到理解疾病背后的内在机制,预示着未来医疗模式的重大转变。

来源

  • InfoFueguina.com

  • Consultor Salud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