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于2025年9月在厄瓜多尔发现了重要的史前昆虫琥珀化石,这些化石可追溯至约1.12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此次发现是南美洲首次出土含有保存完好昆虫的琥珀矿藏,为研究这一时期鲜为人知的古老生态系统提供了新的视角。
这些琥珀样本是在厄瓜多尔纳波省的格诺维瓦采石场发现的,该地点位于亚马逊盆地边缘。研究人员首次在南美洲的化石树脂中识别出古代甲虫、苍蝇、蚂蚁和黄蜂等昆虫,甚至还发现了蜘蛛网的碎片。这些发现极大地丰富了对南半球白垩纪时期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的认知,填补了因大多数已知琥珀矿藏集中在北半球而造成的知识空白。专家指出,琥珀碎片是“通往过去的微小窗口”,为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细节。
与现代亚马逊雨林相比,当时的森林生态系统截然不同,证据表明该地区曾是一个潮湿、富含树脂的森林环境,生长着蕨类植物、苏铁类植物以及早期被子植物,还包括一些已灭绝的针叶树种。琥珀中包含的21个生物包涵体,涵盖了至少五个昆虫目,如双翅目(苍蝇)、鞘翅目(甲虫)和膜翅目(蚂蚁和黄蜂),共同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古老景象。其中,一些食蚜蝇的存在可能表明它们曾以该地区漫步的恐龙血液为食,揭示了古老食物链的复杂性。
这些琥珀的发现,特别是其中包含的“空中琥珀”,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了解白垩纪时期被子植物开始繁盛及其与昆虫之间相互作用演化的关键线索。这些发现增强了对冈瓦纳大陆西部边缘在生态系统转型时期所栖息的节肢动物和植物群的理解,并为研究古生物地理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团队,包括来自巴塞罗那大学和史密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正继续对这些琥珀样本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更全面地揭示白垩纪生命的多样性及其演化历程。这批琥珀的规模和保存质量,使其在南半球的同类发现中尤为突出,甚至可与北半球最丰富的矿藏相媲美,为古生物学研究开启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