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来自日本的研究揭示了斑海燕(Calonectris leucomelas)独特的空中排泄行为,该行为对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在日本的船越雄岛(Funakoshi Ohshima Island)通过给15只斑海燕佩戴微型摄像头,观察到它们几乎完全在空中排便,频率约为每4到10分钟一次。这种行为可能是一种保持清洁或避免在水面被捕食者发现的策略。
斑海燕的粪便富含氮和磷,这些关键营养物质如同天然肥料,能够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进而支撑海洋食物网。这种由海鸟驱动的营养循环,对于天然营养来源有限的海域尤为重要,能够促进特定浮游植物物种的生长,形成支持高生物量消费者的食物链类型。研究表明,海鸟粪便的营养物质能够显著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尤其是在南大洋等可能受限制的区域。
历史上,海鸟粪便(海鸟粪)因其高含量的氮、磷和钾,曾被广泛用作天然肥料,并在火药生产和皮肤护理产品中有所应用。例如,印加帝国高度重视海鸟粪便,将其作为重要的农业资源,并制定了严格的保护措施以确保其可持续获取,这支持了帝国在贫瘠土地上的农业发展。
近期,一只斑海燕于2025年5月在特拉华湾附近被罕见目击,这是北大西洋首次有记录的案例。这再次强调了保护这些“空中施肥师”的重要性。这些迁徙的生命以独特的方式将陆地和海洋的物质循环联系起来,为蓝色星球注入活力,维护它们为海洋生态系统持续提供的宝贵生态效益。
了解这些鸟类的生态作用对于有效的保护措施至关重要。研究表明,海鸟粪便可以影响大片海域的海洋生产力,作为局部但强大的营养来源,能够支持整个生态系统。海鸟粪便在珊瑚礁白化期后可能在恢复珊瑚礁方面发挥作用。这些鸟类的影响远远超出其筑巢地点,展示了它们在全球营养循环中的作用。全球估计有8.4亿海鸟为营养循环做出贡献,每年排放约591,000吨氮和99,000吨磷。考虑到全球海鸟种群面临气候变化和污染等威胁,了解它们对海洋健康的贡献对于制定考虑其独特生态功能的保护策略变得越来越重要。斑海燕以其独特的行为,生动地说明了即使是最意想不到的来源也能在维护地球健康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19世纪,鸟粪贸易导致了“鸟粪时代”,并刺激了对偏远鸟岛的殖民。这些鸟类的迁徙路线包括热带地区,如新几内亚北部海域、阿拉弗拉海和南海,飞行距离可达5,4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