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再次刷新了其长寿纪录,百岁老人数量接近十万大关。截至2025年9月,全国已有99,763位百岁老人,这是连续第55年实现增长,显示出一种持续的生命力与社会进步的融合。在这个数字中,女性占绝大多数,约占88%,这与全球女性普遍寿命更长的趋势一致,但在日本这一比例尤为显著。最年长的居民包括114岁的退休医生重子川贺(Shigeko Kagawa)和111岁的清孝水野(Kiyotaka Mizuno),他们是生命韧性的生动体现。
日本的长寿现象并非单一因素的产物,而是多重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综合体现。传统饮食结构是关键支柱之一,富含鱼类、大豆制品、蔬菜和绿茶,这些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素和抗氧化剂,同时其低饱和脂肪和适度份量的特点,如“腹八分目”的饮食习惯,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并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研究表明,这种饮食模式显著降低了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发病率,这与日本极低的肥胖率密切相关。此外,全民普及且侧重预防的医疗保健体系,通过定期的健康筛查和及时的医疗介入,为国民健康提供了坚实保障。
深入探究,日本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也为长寿注入了深层动力。强大的社会联系、社区参与以及“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特别是“生甲”(ikigai,即人生目标或存在的价值感),鼓励老年人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持续的身体及精神活动。这种对生活意义的追求,使他们即使在年迈时也能保持活力和归属感,有效抵御了孤独和衰老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内在的驱动力,与外在的健康生活方式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了日本独特的长寿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长寿并非一蹴而就。回溯至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的平均预期寿命曾低于其他七国集团(G7)国家,且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尤其是胃癌)的死亡率较高。然而,通过有意识的饮食结构调整,如减少盐分摄入、增加鱼类和植物性食品的消费,以及公共卫生条件的显著改善,日本成功地扭转了这一局面,实现了生命质量和长度的飞跃。这种历史性的转变,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生活方式选择如何深刻影响人类健康轨迹的宝贵启示。
尽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日本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严峻挑战。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对养老金和医疗保障体系构成了巨大压力,同时劳动力短缺和经济可持续性问题也日益凸显。然而,正是这种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坚持,为日本社会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了内在的韧性。日本的长寿故事,不仅是对个体生命力的赞颂,更是对集体智慧与社会体系协同作用的有力证明,启示着一种更具深度和意义的生命存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