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主义如何影响寿命:积极心态力量的科学佐证

编辑者: Liliya Shabalina

当我们听到“乐观主义”这个词时,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无忧无虑的心情或者“往好处想”的习惯。然而,科学研究如今证实,乐观远不止是一种性格特质。它是一种影响寿命和健康的关键因素,其重要性可与体育锻炼和营养摄入相媲美。

科学证据:积极心态与长寿

大规模研究已确凿地证实了积极心态与长寿之间的联系。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Kawachi & Kubzansky, *JAMA Network Open*, 2019)追踪了超过70,000名女性和1,500名男性。研究结果令人震惊:乐观程度最高的人群,其寿命比不那么乐观的人群平均延长了11%至15%,同时他们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了38%

伊利诺伊大学的科学家们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2)。他们的研究显示,乐观主义者患中风和心肌梗塞的风险要低30%至35%。从本质上讲,积极的心态为心脏提供了一道强大的保护屏障。

乐观主义的运作机制

乐观为何能带来如此深远的生理益处?这是因为乐观主义者倾向于采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展现出更强的应对机制。他们通常:

  • 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 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 拥有稳定且充足的睡眠

  • 从疾病中恢复得更快

  • 迅速做出有助于实现和谐生活的决策

  • 当一个人坚信“一切都会成功”时,他自然会选择那些能印证这一信念的行为——照顾身体、休息、寻求支持。这便启动了一个良性因果循环,内在的心态真真切切地塑造着身体的健康状态。

    先天与后天的培养

    人格遗传学领域的研究(Plomin et al., *Behavior Genetics*, 1992)表明,大约有25%至35%的乐观倾向取决于先天因素。然而,剩下的65%至75%,则是我们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去培养和发展的。

    这意味着,乐观并非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一种实践,如同大脑的体育锻炼。它需要一步一步地发展,最终内化为一种习惯。

    发展“最佳自我”技术

    培养乐观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心理学家劳拉·金(Laura King)在2001年《积极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中提出的“最佳自我”(*Best Possible Self*)技术。

    其核心思想非常简单:

    1. 想象五年后的自己,过着最理想的生活版本。你在哪里?在做什么?感觉如何?

  • 详细地记录下来——不要把它当作一个白日梦,而要当作一个内在的剧本。将感受融入这个剧本中。当你按照这个剧本生活时,你会感觉如何?

  • 在一周内每天重读,想象这已经是你的现实。

  • 研究表明,即使是每天10分钟的这种练习,也能显著提高乐观水平,减轻焦虑,并增强人生的意义感。积极思维的作用如同复利——微小的日常选择不断积累,创造出越来越稳定的内在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也会做出反应:炎症减轻,血压正常化,心脑功能得到改善。

    每一次微笑、每一次善行、每一次感恩,都如同往你的“生命银行”存入一笔小小的投资。只要你不被恐惧和疑虑所困扰,这份资本就会持续增长。

    如何将乐观融入生活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将乐观付诸实践:

    • 以这个问题开始新的一天:“今天有什么事情会顺利?”

  • 以感恩结束一天——即使是为了微小的事情。

  • 每周练习一次“最佳自我”的形象化。

  • 与支持和激励你的人交往。

  • 最重要的是:留意生活中已经奏效的事情。

  • 乐观并非盲目相信好运。它是一种成熟的决定,即在困境中也能看到机遇,并将注意力投入到生命蓬勃发展的地方。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2019)的研究人员证实:乐观主义者不仅寿命更长,而且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他们更常感到满足、抗压能力更强,并享有内心的平静。

    或许,这才是长寿的真正秘诀:不仅仅是为生命增加岁月,而是为岁月增添生命的活力

    来源

    • Inc.

    • Opto

    •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 PubMed Central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