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財政部長 瑞秋·里夫斯 2025
財政轉向:英國財政大臣預示全民「貢獻」時代,經濟增長面臨深層考驗
编辑者: gaya ❤️ one
英國財政大臣瑞秋·里夫斯(Rachel Reeves)於2025年11月4日,在原定於11月26日公布的預算案前夕,發表了被視為為即將到來的財政調整鋪陳基調的重磅訊息。里夫斯明確指出,為了修復國家財政並重振經濟,全體英國國民都必須「貢獻」力量,這標誌著財政政策可能出現重大轉向。里夫斯強調,必須採取艱難的決策,以確保國家的長遠穩定,同時在財政需求與追求公平增長之間尋求平衡點。此次發聲後,市場即時反應為英鎊兌美元匯率一度下挫0.59%,觸及1.3062美元的低位,反映出投資界對潛在稅負增加可能抑制經濟活力的擔憂。里夫斯在演說中承諾預算案將在「增長與公平」之間取得平衡,重點將放在強化公共服務、削減國債和抑制通脹上。
此次政策預告的背景,是工黨政府在競選期間曾排除提高增值稅或個人所得稅的可能,使得里夫斯的表態被視為一次關鍵的立場調整。首相凱爾·斯塔默(Keir Starmer)正處於民意承壓與極右翼政黨「改革英國」(Reform UK)崛起之際,這份預算案的政治重要性不言而喻。經濟學家們的警示,圍繞著經濟放緩和失業率上升的潛在風險,更凸顯了此次財政佈局的關鍵性。里夫斯提及的決策依據,包括高達2.6萬億英鎊的國債利息支付,以及政府經濟預測機構對生產率低於預期的評估,她認為英國繼承的經濟基礎比預想中更為薄弱,面臨「投入更多,產出更少」的困境。
此外,全球性的挑戰,如貿易關稅波動和供應鏈不穩,也加劇了英國的脆弱性,里夫斯將此歸因於前任政府留下的高額債務。她也指出,經濟挑戰,包括全球關稅威脅、通膨下降緩慢、供應鏈波動,以及政府借貸成本上升,都使英國比預期更易受衝擊。 儘管英國經濟在2025年上半年表現出比預期更強的動能,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期被上調至1.5%,但預計到2025年底將放緩,主要受全球經濟脆弱、財政緊縮政策和消費者支出能力下降的影響。
從宏觀視角來看,當前局勢提供了一個契機,促使決策者重新審視資源配置的效率與社會的協同機制。歷史的經驗顯示,某些經濟體透過簡化稅制與降低企業稅負,成功地為其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例如,在亞洲,像新加坡這樣的經濟體,其企業所得稅率約為17%,並提供多項稅務優惠以吸引外資,這與其致力於成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定位相符。韓國的企業所得稅率則採取分級制,從10%到25%不等,同樣展現了稅制設計對經濟活動的引導作用。這些案例揭示了在面對全球經濟逆風時,如何透過精準的財政工具,激發內在的創造力與合作潛能,而非僅僅依賴外部的刺激。
市場的觀望態度表明,具體的稅種和稅率調整細節,才是決定未來經濟航向的真正羅盤。里夫斯拒絕重申工黨競選時不提高所得稅、國民保險或增值稅的承諾,強調「每個人都必須盡一份力」來為國家未來做出貢獻。這場即將到來的財政宣言,不僅是對當前經濟困境的回應,更是對國家未來發展路徑的一次深刻校準,考驗著決策層在短期壓力與長期繁榮之間所能達成的和諧。
來源
BFMTV
Britain's Treasury chief prepares the ground for a tax-hiking budget
Finance minister Reeves vows to do what is necessary, not popular, to protect country
UK tax options for finance minister Reeves in November budget
UK's Reeves looks at early scrapping of windfall tax on oil and gas sector, FT reports
'Rachel Reeves's tax raid will drive unemployment to five-year high,' KPMG warns
閱讀更多有關此主題的新聞: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