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外交策略:沙姆沙伊赫和平峰會的參與,如何推動區域局勢重啟

编辑者: S Света

2025年10月13日,一場旨在穩定中東地區情勢、並鞏固加沙地帶近期停火協議的和平峰會,在埃及的沙姆沙伊赫(Sharm el-Sheikh)緊急召開。印度方面,由外部事務國務部長基爾蒂·瓦爾丹·辛格(Kirti Vardhan Singh)代表出席,他此行是奉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的指示。由於此次會議籌備時間極度緊迫,莫迪總理未能親身與會,這恰恰彰顯了當時局勢的瞬息萬變與高度敏感性,迫使國際社會必須迅速採取行動。

本次峰會由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與埃及總統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Abdel Fattah el-Sisi)共同主持,匯集了超過二十個國家的代表,其中包括代表歐盟出席的歐洲理事會主席安東尼奧·科斯塔(António Costa)。會議的核心議題聚焦於如何徹底終止加沙的敵對行為,並邁向確保區域長治久安的新階段。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辛格部長自印度為回應2025年5月帕哈爾加姆(Pahalgam)恐怖襲擊(該事件造成26人喪生)而啟動「辛杜爾行動」(Operation Sindur)以來,首次在如此重要的國際場合與美國總統進行會晤。

在會談中,辛格部長分別與美國和埃及的領導人進行了雙邊會晤,堅定地向國際社會傳達了新德里對於中東地區和平解決方案的承諾。他明確指出,若要實現持久的和平,必須建立在所有相關方開誠布公的對話與全面的互動基礎之上。此次峰會最為關鍵的實質性成果,便是哈馬斯(HAMAS)釋放了二十名以色列人質,這直接歸功於美國居中協調達成的協議。特朗普總統盛讚這一天是「對全世界和中東而言都意義非凡的一天」,並表示該協議為未來的行動奠定了「規則與條款」。然而,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卻選擇拒絕出席人質釋放的簽署儀式。

印度作為「全球南方」陣營中舉足輕重的角色,展現出在需要廣泛國際聯盟的危機時刻,進行建設性干預的能力。在經歷了與巴基斯坦關係緊張升級的時期之後,印度代表能夠出席這場關鍵峰會,強烈暗示了新德里正積極尋求強化其在形塑區域新穩定格局中的地位。會中,埃及總統塞西明確指出,以「兩國方案」作為達成持久和平的唯一途徑,此議題的討論,使得沙姆沙伊赫峰會成為促使區域發展路徑重新定位的關鍵催化劑。

基爾蒂·瓦爾丹·辛格不僅是自1998年起代表貢達(Gonda)選區的國會議員,並於2014年加入印度人民黨(BJP),他同時還兼任國家環境與森林事務國務部長。他參與這場聚焦於安全議題的國際峰會,與他長期以來對永續發展的關注形成了巧妙的呼應。這說明,即使在全球面臨激烈衝突的嚴峻背景下,永續發展仍是國際議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這次事件的成功舉行,向世界傳遞了一個明確的訊息:即使在局勢瀕臨升級的關鍵時刻,尋求建設性的對話與發掘共同的利益交集,永遠是可能的出路。

來源

  • Free Press Journal

  • European Council

  • Egyptian Presidency

  • Shafaqna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