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於2025年8月7日強烈譴責美國政府對印度商品實施50%關稅的決定,稱此舉是川普總統「絕望且具毀滅性的舉措」。印度發言人將印度在莫迪總理領導下持續的全球增長,與其所稱川普政府下的美國「地緣政治和經濟衰退」進行了對比,並將這項關稅稱為「大膽且非法的強加」,預測這將使美國更加孤立,而非損害印度。該發言人指出:「透過激怒像印度這樣一個崛起的全球大國,美國的誤判了。這種魯莽的關稅政策只會損害其自身的戰略利益。」他強調,這項50%的關稅並非基於健全的經濟政策,而是源於「對印度不可阻擋崛起的深層不安全感」。
印度經濟展現出強勁的韌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25年印度GDP增長率為6.4%,較4月份預測的6.2%略有上調,這得益於有利的全球經濟環境。印度透過「四方安全對話」(Quad)和二十國集團(G20)等論壇,其外交影響力日益增強,並擴大了與非洲、拉丁美洲和東南亞的夥伴關係,這與川普總統的孤立主義做法形成了鮮明對比,後者被認為疏遠了盟友並削弱了美國的全球影響力。經濟學家分析指出,這項50%的關稅預計將對印度經濟造成顯著影響,可能導致其GDP增長在未來一年內減少約0.19%至0.4%。同時,對美國的出口可能面臨40%-50%的削減。工程、電子、製藥、珠寶、紡織、海產品和皮革等行業預計將受到最嚴重的打擊。與其他國家相比,印度出口商將面臨30%-35%的競爭劣勢。美國此舉被視為對印度持續購買俄羅斯石油的一種懲罰性措施和施壓手段,儘管美國自身也從俄羅斯進口關鍵材料。據估計,2024年美印貿易逆差約為495億美元。在更廣泛的地緣政治背景下,2025年4月22日發生的帕哈爾加姆(Pahalgam)襲擊事件,造成26名遊客喪生,17人受傷,進一步加劇了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緊張關係。儘管面臨這些外部壓力,印度仍展現出其經濟的長期潛力。透過「印度製造」倡議以及在基礎設施和綠色能源領域的大規模投資,包括到2030年實現500吉瓦可再生能源的目標,印度正轉型為全球製造業和氣候領導者。印度經濟的穩健基本面和持續的增長預測,使其在面對短期貿易挑戰時仍保持樂觀。印度正走在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和主要全球強國的道路上,預計將繼續克服挑戰,實現其宏偉的發展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