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於2025年9月15日宣布,近三十年來首次對哥倫比亞實施「去認證」措施,此舉源於該國未能有效履行國際禁毒義務。這項重大外交行動,正值哥倫比亞古柯鹼產量顯著攀升之際,也凸顯了美國與總統古斯塔沃·佩特羅(Gustavo Petro)政府在毒品戰爭策略上的根本性分歧。
根據聯合國毒品暨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的數據,2023年哥倫比亞的潛在古柯鹼產量較前一年激增了53%,達到歷史新高。此現象與過去十年來古柯樹種植面積近乎三倍的擴張有關,至2023年已達253,000公頃。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將此歸咎於佩特羅總統的政策,認為其「對與販毒恐怖組織尋求妥協的失敗嘗試加劇了危機」,並批評其領導「不穩定且無效」。
面對美國的嚴厲指責,佩特羅總統則強烈質疑美國主導的禁毒戰爭模式,認為其不僅未能有效遏制毒品消費,反而加劇了暴力。他強調哥倫比亞在打擊毒品販運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與犧牲,並指出該國在2024年查獲了創紀錄的880噸古柯鹼。佩特羅總統進一步指出,美國的禁毒政策似乎更側重於對貧窮國家的控制,而非真正解決毒品問題,甚至將其與美國的移民政策及加薩地區的衝突相提並論。他批評美國近期在加勒比海對疑似毒品船隻的軍事打擊行動,稱其為「僅為電視演出」,並可能導致無辜年輕人的喪生。
儘管實施了「去認證」,美國政府同時發布了一項國家利益豁免,確保哥倫比亞能繼續獲得關鍵的援助與合作。此舉使得「去認證」的直接影響相對有限,被視為一種象徵性的「手腕上的拍打」,旨在緩解對哥倫比亞的潛在經濟與安全衝擊。然而,此舉無疑加劇了兩國間的緊張關係,哥倫比亞為此已暫停了對美國的武器採購。
此次「去認證」是自1996-1997年以來,美國首次對哥倫比亞採取此類措施,當時哥倫比亞因涉及卡利販毒集團的資金指控而受到同樣的待遇。專家分析指出,即使有豁免,這種「去認證」作為一種強硬的外交工具,仍可能損害國家的國際形象,並對未來的雙邊合作構成挑戰。哥倫比亞作為美國在拉丁美洲的長期戰略夥伴,長久以來接受了數十億美元的援助,以支持其禁毒與安全行動。此次事件深刻揭示了國際禁毒合作的複雜性,以及各國在應對全球毒品挑戰時,在策略與優先事項上的根本差異。
從更廣闊的視角來看,這不僅是兩國間的政策分歧,更反映了全球在處理毒品生產與消費問題時,尋求更有效、更全面的解決方案所面臨的挑戰。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提出的社會經濟替代方案,與美國傳統的軍事打擊策略形成鮮明對比,這促使人們深入反思何種途徑更能帶來長久的穩定與福祉。這種觀點的差異,恰恰是推動建設性對話、尋求創新解決方案的契機,以期在複雜的國際格局中找到共同前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