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企業將農業廢棄物轉化為環保出口商品,開創綠色經濟新商機

编辑者: Татьяна Гуринович

越南企業正展現創新活力,將原本被視為農業廢棄物的副產品,如香蒲、咖啡渣、絲瓜絡纖維和燈芯草等,成功轉化為符合國際市場需求的環保高價值商品。此趨勢在胡志明市一場名為「開發越南本土資源」的研討會上獲得凸顯,會議主題聚焦於「當燈芯草成為全球貨架上的綠金」。

響應全球對可持續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越南家居用品公司總經理賴志明分享了其公司如何利用湄公河三角洲的香蒲,生產出符合歐洲、美國和澳洲等高標準市場的環保手工藝品與家具。這些香蒲產品不僅通過國際化學安全標準,其易於種植、供應穩定且成本低廉的特性,為當地居民創造了可持續生計,同時也提升了越南手工藝品的全球競爭力。越南的農業出口總額在2024年已達到624億美元,顯示其農業領域的強勁實力。

絲瓜絡村創辦人杜登科亞指出,過去被農民焚燒的農業廢棄物,如今已成為重要的出口材料。絲瓜絡產品因其耐用性和環保特性,已成功開拓日本市場十餘年,並積極拓展至韓國、歐洲及德國,產品線超過20種,涵蓋家居用品、室內裝飾及寵物玩具。該公司透過線上銷售和直播,每日接獲數百筆訂單,顯示新興市場的巨大潛力,越南在全球絲瓜絡海綿出口市場中也佔據領先地位。

Faslink公司董事總經理陳黃富春強調,新材料能為時尚產業帶來全新的用戶體驗,例如利用班蘭葉和咖啡渣製成的纖維,具有抗菌、抗紫外線和消除異味的特性,且無需化學處理。她提到,歐洲等成熟市場越來越重視產品的環境和社會影響,這對越南出口商至關重要。高質量越南商品企業協會主席武金行總結道,消費者對天然材料和傳統產品的偏愛已形成一股強勁的消費趨勢,越南擁有的寶貴自然資源,若能透過適當的研究、創新和商業化,確實能成為「綠金」。

這些轉變不僅減少了浪費、保護了環境,更為越南企業創造了高附加值產品,開拓了更廣闊的出口市場,並提升了品牌價值。越南企業正透過擁抱可持續發展和創新,將農業副產品轉化為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優勢,這不僅是經濟發展的體現,更是對地球資源負責的積極實踐,為全球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環保的選擇。

來源

  • vietnamnews.vn

  • Turning by-products into high-value export products

  • Businesses 'turning trash into gold'

  • Cooperatives embrace green transformation to boost exports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