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重建百萬年前中國古顱骨,改寫人類演化時間線

编辑者: Татьяна Гуринович

一項於2025年9月25日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的研究,利用先進的數位重建技術,對一具約百萬年前在中國湖北省發現的雲縣二號顱骨進行了分析。這項突破性的發現,不僅將智人(Homo sapiens)與其近親(如丹尼索瓦人)的分化時間大幅提前,更可能重塑我們對人類演化歷程的理解。

這具雲縣二號顱骨於1990年出土,但由於化石化過程中嚴重的變形,過去一直難以準確歸類,曾被認為是直立人(Homo erectus)的一員。透過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描(CT)和結構光成像等先進技術,研究團隊成功逆轉了化石的變形,重建了其原始形態。重建後的顱骨顯示出約1143立方公分的腦容量,並呈現出混合的原始與現代特徵,例如明顯的眉脊和前突的面部,同時也具備較高的顴骨區域和縮減的枕骨脊。

由山西大學的馮曉波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根據重建後的顱骨進行的親緣分析顯示,智人與龍人(Homo longi)的共同祖先可能生活在約132萬年前,這比先前估計的50萬至70萬年前要早得多。此發現暗示,在百萬年前,人類的各個演化支系就已經開始分化,走上獨立的演化道路,這表明人類演化的歷程比以往認為的更加複雜且早期。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發現有助於解決古人類學中長期存在的「中間時期混亂」(Muddle in the Middle)問題,即對介於100萬至30萬年前之間眾多模糊化石的歸屬問題。

這項研究的意義深遠,它挑戰了過去以非洲為中心的人類起源模型,並強調了亞洲在人類演化中的關鍵角色。雲縣二號顱骨的重新詮釋,將龍人及其近親丹尼索瓦人與智人之間的演化關係拉得更近,並可能將智人起源的時間線推前約40萬年。這項研究不僅為理解人類演化提供了新的視角,也突顯了新興技術在解鎖古老謎團方面的強大力量。專家們認為,這項發現是理解我們起源的關鍵窗口,並預示著未來可能會有更多關於早期人類分化的證據被發掘出來,進一步豐富我們對人類家族樹的認識。

來源

  • GreekReporter.com

  • An ancient Chinese skull might change how we see our human roots

  • A skull unearthed in China challenges the timeline of human evolution, scientists say

  • New look at ancient skull challenges timeline of human evolution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