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已正式加入一項國際聲明,呼籲透過「兩國方案」和平解決以巴衝突。此聲明源於2025年7月由沙烏地阿拉伯與法國聯合舉辦的聯合國會議,兩國均視此倡議為解決長期衝突的重要外交努力。美國和以色列並未參與此次會議。
芬蘭外交部長埃琳娜·瓦爾托寧強調了該倡議的重要性,稱其為近年來推動兩國方案的最重要國際行動。該聲明旨在為結束加薩走廊以色列與哈瑪斯之間的衝突提供框架,並提出「具體、有時限且不可逆轉的步驟」,以建立兩個主權國家。
儘管芬蘭支持這項外交倡議,但該國尚未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此立場與西班牙和挪威等部分歐洲國家形成對比,這也是芬蘭執政聯盟內部一個持續存在的爭議點。與此同時,多個西方國家已表明意圖在即將於2025年9月舉行的聯合國大會上承認巴勒斯坦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洲和比利時均已表示將在聯合國大會期間承認巴勒斯坦國。這些行動旨在向以色列施壓,要求其停止在加薩的軍事行動並停止在約旦河西岸擴建猶太人定居點。
以色列對這些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舉動表示強烈反對,認為此舉無異於獎勵哈瑪斯。根據以色列的數據,哈瑪斯於2023年10月7日對以色列南部邊境社區發動襲擊,造成約1,200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平民,並挾持251名人質進入加薩。美國也對這些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行動採取了堅定立場。美國國務卿馬可·魯比歐宣布對巴勒斯坦權力機構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成員實施簽證禁令,此舉與川普總統對以色列的堅定支持一致,並在全球對加薩衝突的廣泛批評聲中出現。
這些發展凸顯了圍繞以巴衝突和兩國方案追求的複雜且不斷演變的國際動態。各國在承認巴勒斯坦問題上的不同做法,反映了該議題周圍根深蒂固的分歧和複雜的外交格局。芬蘭加入此聲明,標誌著其在尋求和平解決方案的國際努力中扮演積極角色,儘管國內對承認巴勒斯坦國的立場仍存分歧。此外,多國計劃在聯合國大會上承認巴勒斯坦國,顯示出國際社會對推動兩國方案的集體意願,這也引發了以色列的強烈反彈,並促使美國採取了包括簽證禁令在內的對抗措施,進一步加劇了地區緊張局勢。